所有的这一切,都意味着文教的兴起、识字难度的降低和普及,人才储备增加,于国于民都是大利。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谁拿出来的?哪怕其中任何一件单独拿出来,都是值得广泛深入讨论的,一下子拿出八个项目,重臣们一边琢磨其中的意义,一边在猜测到底谁这么不讲武德。
有消息灵通的,知道昨天宫门落钥前卢贵曾入宫,但瞧见此刻卢贵也在皱眉翻看文章,又觉得不太可能。
也有人联想到了之前献技的李静姝,但又马上否决了,这可是文教大事,怎么可能出自女子之手。
众臣先是琢磨,接着跟身边的人探讨,大殿里渐渐闹哄哄起来。皇帝也不管,在上头好整以暇地看着臣工们的互动。
这些事理论上归礼部管,礼部掌管天下教学,但这事又涉及到了整个文教事业,在座的有一算一都是读书人,自然人人责无旁贷。
尚书左丞吕学贤率先行动,站起身朝上面拱手行礼:“陛下,不知这些举措出自何人之手?”
皇帝不答,反而问道:“这些举措,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沉默了下。
他们目前还不知道作者是谁,自然不好轻易表态,不然如果这人是自己的对头,那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郭康作为御极二十九载的帝王,对这些臣工的心思自然一清二楚。他盯着吕学贤问道:“吕卿,你先说说。”
吕学贤有些懊悔为什么自己先跳出来,没看到品级比自己还低的人都在矜持着吗?
“回陛下,臣以为此人大才。”
这滑不溜手的回答自然不能让皇帝满意,郭康不满道:“朕问的是这些举措如何,卿莫要答非所问。”
吕学贤撞到枪口上,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道:“臣初观之,为之震撼不已,一时心神激荡,不能道出其中奥妙。”
依然是滑不溜手的回答。
郭康冷哼一声:“卿作为重臣,如此要事却给出了如此轻浮的回答?”
吕学贤大汗,呐呐请罪,郭康挥手让这老油条回座。
这时光禄少卿骆丰华出列。
朝堂上各文官大佬都是一个山头,山头下自然各成一派。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当然也有一票帝党,骆丰华就是其中之一。
他虽然事先没得到皇帝的暗示,但这场合帝王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作为帝党,他自然要为主子撑腰。
“陛下,臣以为这些举措乃开创先河之举,涤荡旧习,革新千年气象,于国于民大有利。”
郭康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卿说得在理。”
环视一周,郭康继续压迫:“兹事体大,诸位都说说吧。”
众人琢磨着这作者估计是帝党的某位,否则皇帝不会这样迫不及待撸袖子下场。
帝王和文官的权力,都是此消彼长,又相辅相成的,所以对于文官来说,一方面要限制君权,另一方面要控制力度,否则引起帝王恼怒反抗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