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七十年,连老百姓的真实情况都不能表达出来,那成什么了。
很空,很假,很虚。
加上幸福这一项,大国强盛,民居则安,两相结合才能让整部电影有一种圆满。
而对于此时的李然来说,原来考虑的那些电影时长,能不能得利,影院有没有什么考虑等等,跟小孩子一样,都不在考虑的点上。
这部电影为什么拍?
一方面是开国大典那里受了欺负,连个自己的位置都没有,成了一个笑话。
如果不拿出来点自己的成绩打打脸,还真让他们高兴着了。
另一方面李然也是真想在这个时间节点拍一部拿的出手的电影。
既然是这样,只要保证电影不亏本,甚至少亏一点,这个项目就能干。
如果真有人从中作梗,大不了不上院线走网发,一样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关键是谁这么傻直白的下场跟李然作对?
到最后有什么好的成绩打的可是他们自己的脸,说不准还会连带出来什么东西。
所以最大的可能也就是没有其它商业片那么好的排片和发行,这么点问题,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电影时长,那就更是杞人忧天。
观众都没有说话,你个拍电影的倒是想的那么多。
何况按李然的重新设计,最多也不能超过一百八十分钟,没什么可考虑的。
在工作方面就能看的出来,李然的变化很大,大的好像不是一个人。
以前李然做事,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才华有限,能力有限。
在灵感的加持下,不管是从剧本,还是分镜头设计,都讲究一个认认真真,可丁可卯,相当的死板。
恨不得将电影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一次性的都提前考虑进去。
这么做不能说没有好处,准备周全,大家也知道怎么做事,进度很快。
可就是灵活性不足,处理突发的问题,浪费许多时间。
但现在李然的做事方法,那真的是从容有度,有条不紊。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然就将备案的初始剧本拿了出来。
在这期间,好日子影业的所有员工全让李然招过来让他们来筹备剧组的前期工作。
要知道,以前这些工作都是等备案之后才重新准备的。
就是李然担心万一剧本有什么风险,能减少一定的损失。
所以李然此时的安排,让其它人都感觉有些不太一样。
至于投资商,原来李然只打算让繁星加入进来,这部电影看似规划很大,其实从花费上来说,大不了哪里去。
凭他和繁星两家公司,绰绰有余。
但现在的李然,直接在那些找过来的投资商名单里划了一些进来。
不是一家两家,是整整二十八家投资公司。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然是要弄什么百亿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