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第254章 江东军撤离,韩忠收复孟陵县

吴巨自然是知道江东把和浦郡给了黄巾军,他接到了张津的密令,让其立即率军回布山县。

吴巨立即回禀道:“渠帅,我家主公让我回军布山县,特来向渠帅辞行。”

甘宁也未作任何挽留,只要不是来抢地盘的就行,笑着说道:“吴将军,军情紧急,来日再见,保重。”

吴巨对着众人行了一礼后立即退出大帐,他明显感觉到了一股敌意。

吴巨走后众人又继续商议军情。

中溜县,张津正和薛综讨论军情。

张津忧愁说道:“没想韩忠如此厉害,本来想让黄巾军和江东军互拼,我等得利,没想到周瑜竟然主动求和了,我担心韩忠接下来怕是要对付我等了,我等让黄巾进交州,此举算是引狼入室了吗?”

薛总低声说道:“主公,我等请不请,黄巾都会来交州,黄巾军、江东军都早已觊觎我交州。”

张津急忙问道:“如今我军该当如何,我军不足四万人,装备不齐,根本没法和韩忠一战,可若投降,弟兄们怕都没有好日子过了,我等所有的土地也怕不复存在。”

薛综冷静说道:“我已让吴巨率军防守布山,主公可召集四郡太守,看看大家的意思,如今只有共进退了。”

张津苦笑道:“如今只有这样了。”

苍梧郡,吕范等人率领三万五千人向苍梧郡撤退,原荆州残余势力一万人见江东军撤退也纷纷跟随撤退,荆州残余势力失去了地盘,无奈并与江东军,至此四万五千人悉数撤至苍梧郡,甘宁逐步占领合浦全郡。

周瑜大帐内,众人聚在,皆不说话,一片低沉。

周瑜低声说道:“诸位都不要悲观了,此行来交州也不算全败,最起码我军占领了交州人口最为稠密的两郡,人口达一百五十余万,几年时间又可练出十万大军。”

众人都知道周瑜这是在安慰大家了,精兵哪是那么容易练成的,都是经过战争洗礼而成的。

周瑜继续说道:“大军十五万出征,如今还剩不到八万人,还好兼并了士燮的四万五千兵马,我准备率军返回江东了,旦此地需要一员大将镇守。”

众人都不说话,静听周瑜安排。

周瑜沉思一阵后说道:“我准备让太史慈为交州最高统帅,吕范、吕岱二将为副将,统领老兵一万,交州兵四万屯于广信县,镇守苍梧郡,守住黄巾军东进,可自行募兵筹粮。”

太史慈、吕范、吕岱三将连忙答诺,太史慈没想到周瑜竟然给他如此大的权力。

周瑜走近太史慈说道:“子义,两郡我就交给你了,所差兵器之事你自行想办法解决,江东虽产铁,但一时造不出这么多兵器。”

太史慈连忙答诺道:“大都督放心,末将定会想办法解决现在的困难,阻挡韩忠东进。”

周瑜点点头。

周瑜沉思一阵后,低声说道:“大军明日分两部全部后撤,一路由我带领直接回江东,一路回去广信县。”

众将连忙答诺。

次日,江东大军向东而去,孟陵只剩一座空城,跟随而去的还有交州各大族,各大族早已得到风声,带着家资纷纷向两郡撤离,甚至撤向江东。

韩忠斥候已经打探到了江东军的动向。

周瑜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江东军已经从孟陵县而去,接下来就由我们进驻吧。”

众将连忙答诺。

不久,韩忠率领大军进驻孟陵县,重新收复了这座重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
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
一觉醒来,王大富竟然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王大富成为了一个小村落的族长,原本胸无大志的他不得不靠着一款叫做“争霸”的系统带领着自己的族人在这个乱世生存下来。
两淮小白
故事在民间
故事在民间
主要记录了明清民间的一些男女故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4亿闷蛋的梦
快穿:什么?我的宿主是狂人?!
快穿:什么?我的宿主是狂人?!
“叮!参考宿主精神状态,已为您选择最合适任务!”……身为举人老爷家人骂我不孝?全家升天走一波!让我变成丧尸王?那就通通加入光荣的进化吧!什么?!你们要为张家报仇?身为张氏孤儿当然要把“正义之士”都送进极乐净土呐!作为一个育儿机器人,小朋友一定很喜欢我带他游玩的末日世界吧?……焯!系统你给我接的都是什么任务!为什么我一会儿是丧尸一会儿是机器人?等等,这个任务是恐龙?哦!又变成了外星人……(可跳跃观看
北冥骑鲲
立汉
立汉
立汉(汉族人的汉,非汉天子的汉),又名三国之袁家长子。熟读三国演义的袁谭穿越到了汉末成了袁谭。(基于史实背景,前期三国演义插科打诨,无系统,非小白爽文,慎入。)主角腹黑不圣母(腹黑不是脸黑,外表需要有仁德大义,实则明是非得失,该杀时绝不手软)袁绍:我有好大儿,可以退休了。曹操:我感觉一直生活在袁谭的阴影中刘备:我是努力的打工仔。孙权:说好的三国呢,我还没成年,天下就一统了。蔡琰冯方女等:世家二代,
红落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杨凡穿越大明朝,化身一名小太监,亲眼目睹波澜壮阔的人间大世!千载王朝,不朽世家,江湖群雄,匹夫大豪,龙蛇并起!既然如此,那我,杨凡,要做那天下第一人!
初九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