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几天就是新年了,整个青山村里的人都是忙忙碌碌,来来往往,各种酒食香气弥漫,人人都是笑呵呵,满面的红光。
圆盘上有人摆出了几张大木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一帮人正在叫好。原来是从书院退下来的几个先生在林老太爷的撮合下正在斗法,这引得很多人的围观叫好。热闹的气氛渲染着村里的喜气洋洋的氛围。
原来,慈敬院中帮忙赶制着物件,这些个老人就被请出来了,但他们又闲不住,想去帮忙抄书,林三哥,林四哥,担心几个年纪大点的老先生累着了,就想让这些老先生一起做点什么。
由林老太爷带头,将老先生们和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老,长辈都聚在了一起,谈起了今年应该好好的,痛痛快快的过个年。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对联,福字等,由此引发了他们争论,争的那是脸红脖子粗的,无奈就设下了擂台,来了场斗法。
附近人听闻,都想要讨副对联,要知道这些老先生的真迹是非常难得的,辅以千金都难讨到一副。人越来越多,就导致院子里转不开,无奈就命一些后生将笔墨纸砚,长桌置于圆台上。
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一些孩童也来凑热闹,继而一些妇人,婆子,叫好声是一声比一声高。林老太爷很是开心,想他们何时有过如今这般畅快的时候。
这下村里上下的对联就都出来了,几个塔里,慈敬院里,都被人贴上了。村里的各个店铺,哪怕是空的,只要是有门的就都贴上了红对联。大门贴大点的,小门就贴小点的,哪怕是侧门,后门,厨房门,都一一被贴上了。
这样的氛围想来无论是谁看一眼也会喜气洋洋。
这喜洋洋的氛围,丝毫没被影响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慈敬院中还是热火朝天的干着,林大姐夫二姐夫带领着几十人加入其中,成品越来越多。后来帮忙的人,手法也是越来越熟稔,成品也就越来越多了,大的小的筐,篮子,簸箕等等。
实在是无法,林旭斐就让人,将那些成品搬到了一些空置的铺子里。他深知这类的物什,赚不了多少钱,但开春后,这类东西他们自己族里都要消耗不少。采野菜,草药,野果等哪家不是好几个的,也幸亏小弟能提前想到。
这些物什虽然不值多少大钱,镇上如果开一间杂货铺,赚取的钱财都回馈到慈敬院,那么以后慈敬院就有自己单独的收入维持。这样一来,慈敬院今后的维持也就不需要他们分心维持,也能让一些人心安定下来。
所以,他一直都有盯着慈敬院的进度,详细的数量他都一一记下。很多事情,之前他们或多或少觉得脱险了,村子建好了,他们也就放松了下来。现在想想他们小弟为什么这么忙碌,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人手,想通后兄弟几个都是冷汗涔涔。
铁匠铺,又被扩大了些,每天的铁制成品也不少,他都吩咐收到了远些的空铺子里。铁制东西哪怕是农具,让人察觉,那将不好办,所以小弟千叮咛万嘱咐过,铁制的东西不许出村子。
林旭斐深知其中的厉害,就让林二哥给铁匠铺的人来来回回叮嘱。而且,铁匠铺中的人也都是信的过的,一开始林二哥喊的人都是自己的儿子和关系比较亲近的旁支后生来学习的。
那晚林千竹的话让他们想了很多,他们为什么还要准备后路,显而易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成不变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追杀拦截,真的是怕了,他们必须得小心谨慎。
他们何尝不知道,纵然皇室朝堂不间断的倾轧,他们林家也不至于不能自保。如果,他们醒悟的够早,他们能在朝堂上驰援小弟,拧成一股绅互相守望,何至于小弟被困于宫中许多时日。等他们等到消息时,只能携全家外逃,小弟昏迷几月,说是昏迷,他们都心知肚明,那时候的小弟已经进气多出气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