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第14章 首谈大海

又是一夜,悄无声息的过去,日落日升,新的一天来临。

“先生,我从小生活在内陆,只见过长江,还没见过大海,你见过吗?”

朱标有意无意的开口引导着。

“大海?见过,但又没完全见过,我都是在海岸边见的,不过我有个朋友,就是做海外贸易的,听说好像前几年…”

陈楚话音戛然而止。

朱标疑虑道:“前几年如何?”

“没事,过去的事就不提了,大海啥都有,有危险,也有机遇,但海上风浪莫测,人力无法左右,远洋航行的危险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远洋航行都是危险重重,狂风巨浪波涛汹涌,根本无法预测,更无法抵抗。

遑论是这大明朝时期,远洋航行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今天咱们讲讲大海吧,前段时间先生说的那些,我还想再琢磨几天…”

朱标并非是放弃了经济学理论和国运理论,只是因为,这两个东西,目前还没有多大的用处。

大明正在全力移民恢复耕种,搭建基础设施,在基础还没建好的时候,什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没有粮食都是狗屁。

而国运论更是如此,左右离不开粮食。

“那要看在什么角度去讲大海了,如果是用百姓的角度去看大海,那大海离得越远越好。”

“因为海上不单单有狂风巨浪,还有海寇,偶尔也会登陆抢掠,而今上好像也发过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这帮家伙来了,先杀了再说,钦此。”

“这份圣旨就充分表明了,倭寇是祸乱海边的根源,而大明的海岸线之长,朝廷根本没可能在海岸线上处处设防。”

别说大明朝没国力没钱去把大明的海岸线锁死,就是后世,也只能靠着海船御敌于国门之外,华夏的海岸线太长了,多少钱都不够的那种长。

“而如果站在商贾的角度,大多数海商希望的是海上没有倭寇,朝廷不去禁海,朝廷剿灭倭寇,他们才能安安稳稳的做买卖。”

“如果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来分析,那能说的就太多了、”

陈楚思量片刻,百姓对海洋的认知有限,而且大海给百姓带来的除了灾难,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处。

至少在海洋贸易发展起来之前,是这样的。

没有多想,朱标开口道:“那就站在统治阶层来说,反正我们都是阶下囚了,早晚都是一死,还怕被指认抨击国政?”

朱标这话,完全是给陈楚打强心针。

明初因为百业俱废,中原之地更是深刻做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朝廷国家都不够吃的,不够用的,如果在开海的话,自然是本就不足的物资,流到海外。

让大明朝的民力恢复,变得举步维艰。

而到了永乐下海时,大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民力恢复,产出逐渐过盛,下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可惜啊,朱棣太贪,自己吃干抹净,一滴汤汁都不舍得落下去。

在这种严酷的禁海政策下,抨击禁海政策,那是真的要被砍头。

听了朱标的话,陈楚苦笑一声道:“也是,不过我刚才主要是在考虑,应该从哪个方向下手。”

“如果站在统治阶层,大海蕴含着无数的财富,他能让人吃饱,能让人获得财富,也能获得足够的粮食。”

“完了,那幅图没有了,就以大明南海为例吧,小岛小屿就不说了,吕宋岛,那里盛产金银,而且粮食一年三熟,那里产出的农物相当于大明两个布政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一朝穿越,王游直接原地结婚。不仅当上县令,还能迎娶美娇娘……然而新婚第一夜就被毒倒抬走。一方恶霸的娘家人,各个武功盖世。一个小小的县衙里,十多个心眼。平日笑盈盈的丫鬟,能干翻十几个壮汉。每日练武的娘子,暗地里交友甚广。………“奇了怪了,这魔教这么厉害么,怎么我做一步他们都知道。”“嗯~相公,这魔教的确很厉害呢!”
土司吐司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曹操:刘景升之子刘修果然神童也,此人有大气运!刘备:那刘修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谁能告诉吾!如何夺他的荆州?孙权:听到刘修这个名字,就坐立不安,他不会夺吾的江东吧!
聆听不动声响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猎鹰特战大队小队长王锋,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穿越到北宋末年,化身康王赵构,率领护送禁军血战黄土岭,建功磁州城,走上了一条让南宋崛起的复兴之路,民族大团结之路。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既有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也有扣人心弦的宫廷争斗;既有高位者权利争夺中的你死我活,也有小百姓儿女情长的卿卿我我。权利与阴谋,热血与担当,上演着一部我中华民族奋斗不止、宏图振兴的历史长卷。
三羽堂主
大唐游记
大唐游记
“纳尼……穿越了?对面的大陆你给我等着!我倭国一定会征服之……”“西贝……穿越了?世上所有东西都是我们大韩的,我要申遗……”“?穿越了?大唐?好想见见传说中的天可汗亲眼目睹大唐雄风啊……”
指点江山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浩瀚九州,群雄争霸,历代英豪,争相登场。开局忽悠项羽,就此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大哥来,给我劈了他们。”
瓜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