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涵在洞府中进入冥想状态,她开始利用肖萱提供的道德经,参悟这灵气世界的规则。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道如同张弓,而弓会随着使用者的力量而弯曲,意味着天道能够适应不同事物的需要,这就是天、地、人三道融合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则是在描述适应的具体过程。“高者抑下”可以理解为对于过犹不及的事物要进行矫正,“下者举之”则是对于不足要进行弥补,“有余者损之”则是在有过剩的情况下要适当减少,以保持适度,“不足者补之”则是在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以达到平衡。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对比天道,人的方式则不如天那般灵活,容易出现人云亦云,不能坚持本心,而对于无法获得利益的事情却不愿涉足,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唯有修行道德,才能够做到兼济天下,这也是人道应该遵循的原则。只有在坚持人道的前提下,利用地道所处的平台,通达了天道,才是掌握了真正的道。
肖雨涵在对道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明白了想要将它融入自身的修炼之中,还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在世界,保持适度和平衡。
作为人,首先要沟通地道,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道的自然规律,以自然之道作为指导原则。需要适应自然规则来调整自己的内在状态,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随着修为进入到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内在状态,抑制高扬的情绪,承认自身不足,修补内在缺陷,当欲望过剩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克制。
如果不顾内心的平衡,不知己、不知地、不知天的情况下急功近利,会进一步加剧自身的不平衡和忧虑,导致走火入魔。
在修炼中道心要坚定,将自己的精力和心神注入到道的修炼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抑制狂妄的情绪,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适度和平衡的状态。
经过一个月的冥想,肖雨涵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对大道的理解越来越深,她知道自己已经找对了方向,开始尽全力聚气凝神,准备突破结丹境的重重难关。
景色郁郁葱葱,群山青翠如画,肖雨涵内心也逐渐与自然交融。在之后的半年里,她备足精神进入突破状态,前世今生的一幅幅画面从她的记忆中浮现到眼前,她想起了自己在物质世界中的家,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她想起了自己抑郁时的种种事件,还有那辆结束前世的大卡车;她想起了自己的重生,想起了自己的旅程,想起了在失去肖萱时的无助和绝望,想起了今生的种种事情。
突然有一天,肖雨涵突然找到了自己与天地之间的共鸣,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她按下了按钮。天地间仿佛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云层骤然聚拢,仿佛要将整个天空覆盖住。天空中雷光闪烁,雷鸣轰轰如炮声,瑞气从地底升腾,将整个山谷宛如仙境般笼罩,空气中都弥漫着丝丝灵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