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

第42章 收集木材

而林地中还有五六十人在伐木。韩昔看着在林地中卖力干活的卜把总不自觉就是笑了起来。

正在休息的一众人也是见到了韩昔。于是马上就围拢了过来:

“将军。”

“见过,将军”

“木材砍伐得如何?”

韩昔看着这群从远处过来的把总,便是问话道。而这群把总全部都是笑着脸回道:

“将军木材都已砍伐完毕。你看”

“将木材都运送到那处山丘后面。然后你们就可以去吃午食了。”

见这些人砍伐好木材,韩昔就是笑着道。底下之人听到韩昔之言后,马上就是大声喊道:

“遵命,将军。”

随后韩昔又是看向了另一边还在砍伐木材的五十多人。就是开口问道:

“你们还差多少?”

“将军,将军,我们也快了。”

这时候,卜把总摸了一把不存在的汗水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说道。

而在一旁的其余几位把总听后,都是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见此韩昔只是微微点头,随后便说:

“那你们要快些了。这午食可是不等人的。”

“是的,是的,将军,我们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卜把总躬身讪笑道。见此,韩昔也不多说了,而是骑着马回到了义州城中看看守城的滚木收集的如何了。

看着韩昔骑马离开后。卜把总不自觉地就是松了一口气。其余几位把总则是上前调侃道:

“卜老哥说好的银两,可别忘记了。”

“哼!一群龟孙子”

说着卜把总转身就是离开了,其余几位把总见状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回到城中的韩昔看到滚木还在搬运中。不过看样子不用多久就能完成了。

这时韩昔看了眼在指挥着人搬运木材的文吏,就是挥手示意其过来寻问道:

“你可知道义州城中的人口数目。”

被唤来的文吏马上点头躬身说道:

“小人刚好管过这一块,现在义州城有一千二百一十四户九千四百二十人。”

韩昔听到义州城有如此多人便想着,召集一千二百搬运东西的辅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韩昔思索间,滚木已是全部搬运进了一间密库中,见此韩昔就是让人退下,随即让蓝衣军警戒。

很快韩昔将密库中一百多根木材收进了空间中,得到了两万多单位的木材。得到木材的韩昔直接点了红旗兵。

接下来,只需等红旗兵出来后。安排好防守就可以回九连城了。

就在韩昔点兵时,另一边收取粮食的陈良策却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这三千多石的粮食还不够么,这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狗屁将军,胃口未免有些大了吧!”

“陆兄甚言”

ps:九连城,义州卫 475口蓝衣军,辅兵1200

险山堡,新安堡,通远堡,青台峪堡,每个堡240口蓝衣军 ,辅兵600

汤站堡,斜烈站,每个堡120口蓝衣军,辅兵300

驻守总兵力:蓝衣军2150口人,(预计日消耗粮食72石)辅兵5400人 (无须战斗口粮减半,预计日消耗粮食90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大哥是朱雄英
大明,我大哥是朱雄英
穿越成身胎儿?当然是先救自己的老娘了。什么?系统竟然是发明家系统?安安静静的当个王爷发明家不香么。皇帝?狗才做。
虾米为爱发电
穿越:天下第一当赘婿
穿越:天下第一当赘婿
张子安穿越以后成为江南绿林的第一高手,江南可谓处处流传他的传说。闯荡江湖十余载,张子安选择退出江湖,成为了金陵王家的一介赘婿。这么优哉游哉地享受着一介赘婿的富贵生活,其实也挺好的。我有一身武艺,打架你打不过我。我有前世记忆,写诗作词你也比不过我。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便张子安享受平静的生活,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乌拉超厉害
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穿越最危险的是什么?当然是穿越成朱元璋手下的贪官污吏之家。睁眼就在诏狱,每日观看砍头表演。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整日提心吊胆的陈楚,突然来了个子告父的新朋友。“先生,如何持续保持粮食和人口的稳定?”“先生,如果不能保持稳定应该怎么办?”“先生,海外拓展可行吗?”“先生,海外封王真的能延续国祚吗?”“先生,您自由了。”“先生,大明完成了你说的日不落成就了!”走出诏狱的陈楚茫然四顾:“满朝文武,徒子徒孙
小鸟非
假太监:我在皇宫如鱼得水!
假太监:我在皇宫如鱼得水!
二十一世纪的扑街作者苏岩,太监了九本作品之后,穿越到了皇宫当起了太监。结果第一天,直接当着皇后的面曝光假太监身份,又被安插进太后身边。让苏岩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太后居然比皇后还惊艳!一不小心被还发现了惊天秘密,小皇帝居然是个女儿身?当卧底,斗诗词,权谋朝堂,名动天下!做生意,我富可敌国!领兵打仗,我叱咤风云!观云占星,我人称玉树风流苏半仙!各位喝过奶茶吗?手打的那种!苏岩直接创立大楚蜜雪冰城,掌握世
孤寂星河
龙游天下之大国崛起
龙游天下之大国崛起
敬国太子在一次内乱中流落到了民间,在民间经历过各种的艰难困苦,爱恨纠结,然后回归皇宫成为敬国崛起的掌舵人。本书整本书的架构是联邦式架构,也就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堆积木的方式堆起来的,前面一些主导剧情人物,后面也许不会提及了,提及也是作为背景。全书主角只有陈紫函,刘铃,轩辕兰三个
白蜻蜓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