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想直接走褒斜道,进兵郿县,进攻关中!
孟达和荀攸经过多次商量,最后还是荀攸官大一级,以梁州牧的身份强迫孟达服从自己的命令。
孟达当然不满,但他们眼下势单力孤,兵力有限,要是再闹不和,干脆投降算了。
而且荀攸的计划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正解。
因为他们是勤王军,进军路线对士气和人心影响很大,军队向关中进兵肯定比向凉州进兵更有战心。
而且孟达忽视了一点,凉州是马氏的大本营,他们要真敢出祁山攻打凉州,当地拥护马氏的羌胡部落都够勤王军喝一壶。
荀攸和孟达确定好进兵关中后,二人随即筛选进兵路线。
从汉中直接进兵关中有四条路——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子午道。
其中褒斜道最好走,陈仓道路况也不错。
傥骆道最近但路况极差,大军基本不可能通过。
子午道也近,且马超曾经从子午道神兵天降攻占关中,但如今已是五月,再有十天半月就是雨季,走子午道太冒险了。
荀攸和孟达思虑再三,决定保险起见,走褒斜道!
五月十一,梁州牧荀攸率军从南郑出发,大军直入褒斜道。
荀攸的勤王军号曰三万!
但这之中有近两万人都是虚报,实际人数只有一万。
并且这一万人中受过训练、能战敢战的只有孟达麾下的两千上庸兵。
剩下八千多,全都是荀攸在汉中临时征调的新卒。
因此,勤王军的战斗力堪忧,但荀攸和孟达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兵了。也不知他二人是真的自信,还是另有想法……
当然,军队人数少也有少的好处,荀攸和孟达虽然起兵仓促,但粮草补给的压力较小,仅靠汉中一郡的府库就能支撑他们穿过褒斜道,再打上三个月的仗。
勤王军进兵速度很快,他们在行军途中几乎未受阻拦,显然朝廷一方还没有做好准备。
荀攸和孟达仅用十五日就通过褒斜道,于五月廿六日穿过秦岭,顺利出现在关中境内!
出了褒斜道谷口,荀攸和孟达选择在五丈原扎营休整。五丈原地势平坦高耸,能够俯瞰渭水两岸,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就在此扎营。
说来赶巧,就在荀攸和孟达在五丈原驻军的当天傍晚,渭河对岸,一支朝廷兵马也进驻郿县,领军者正是贾逵!
贾逵是五月十五下午才从雒阳出发的,因为十五日的上午他才见过马超领了军令。
从雒阳到长安距离不短,贾逵仅用十日就抵达郿县,亦可谓神速。
更绝的是,他精准预判了叛军进兵的路线,掐着时间点赶到郿县,堵在褒斜道的出口,让五丈原上的荀攸和孟达不敢轻举妄动。
虽说如此,但荀攸和孟达在五丈原居高临下,把贾逵的军队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首先贾逵的兵力不多,从军营的规模来看,最多只有两千人。不过贾逵的军营布置得很齐整,叫人看不出破绽。
荀攸和孟达好奇是谁在统兵,当得知是贾逵后才觉得理所当然,同时也感到棘手。
孟达很清楚贾逵的能力,他和贾逵曾合作击败淳于琼。孟达认为如果对手是贾逵的话,己方的胜算将大打折扣,于是向荀攸提出建议,写信劝降贾逵!
荀攸认为可以尝试,于是二人写下书信,派人送往贾逵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