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他和赵宝琮开始研习寸拳。
2009年,他和赵宝琮一起考了准初级教练证。
2010年,赵宝琮提出要练散打,让武葑当陪练。武葑答应了。赵宝琮好勇,主攻;武葑喜静,主守。
2011-2012年,练习散打。
2013年,他和赵宝琮一起考了初级教练证。继续练习散打。
2014-2015年,练习散打。
到2015年底,他学会的武术有:初级长拳(第三路)、五步拳、军体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42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老架一路)、南拳套路、咏春木人桩108式和红拳一个套路。他得过的奖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团体表演优秀奖、个人表演优秀奖、个人三等奖、个人二等奖,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表演个人三等奖、个人二等奖,以及武协的一些证书。(此刻他带着这些“个人荣誉”和两本最重要的笔记本回了江苏,他准备开一家传播武术文化的公司,同时教授武术。)
从当初赵宝琮让他加入市武协时起,他就在思考学习武术的意义,以及他以后要走的武术之路。当初没有想明白,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多学多练多整理。因为工作的缘故,所学也有限。但总算这十多年时间没有浪费,还是学到了一些的。
从2008年年初开始,他有了开武馆的想法,所以他趁着回乡办理拆迁的时机,投资了一层商务楼。2009年和2013年他考教练证也是为此而准备。从2009年开始,他确定了他学习武术的目的,只为强身健体,不为其他。所以他放弃了当初“学遍所有拳种”的想法,改为“研究所有拳种,从中找出优势”,提升自己。
不过,很快他又作出了改变。
因为2010年他们圈里发生了一件引起大家深思的事情:一位武术教练与人起了争执,情急之下,他一脚踢到了对方的要害,对方抢救无效,死了。他也因此身陷囹圄。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迫使他重新思考学习武术的意义。一出手就置对方伤重或者死亡,损人的同时也搭上了自己,这样的武术学习了有什么意义呢?问题在哪里?问题当然不在武术,而在练武的人。他拳脚虽然厉害,心智却跟不上。他容易被人激怒而大打出手,他的自制力太差了。所以武葑改变了他的方向:学习武术除了强身健体之外,更得强心益智,锻炼自制力,以及减少攻击,增强防守。
他觉得练武之人首先得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轻易出手。中华武术讲究武德,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有点武术根基的人一出手往往轻则伤人,重则致命,即使被迫出手也只做好防守,尽量不攻击伤害对方,以致于白白赔上自己的人生。练武练成这样伤人害己,还不如不练。所以自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刻必须做到的。打不过就跑好了。(当然有时候也有被迫反击的,但练武练到一定程度,是能通过自制来决定出手的方位和力度的,即收放自如,点到即止和见好就收不是难事。所以他认为自制比武术技能本身还重要。)他从每天的站桩中训练他的自制力,效果很好。这些年他与人偶有争执,冲突也有过,但他从没有伤过人。他并非软弱,只是能够克制自己,有时候就用他认为正确的方法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