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宁没带暖壶,原主妈妈怕路上碰碎了。给她带了工业劵,让她到地方再买。
三人一起朝供销社走去。
择林公社的供销社不大,能有三间房大小。中间是门,两边各有一个窗户,都不大。
走进去,光线有点不足,暗暗的。
靠着墙围了一圈柜台,原木色的框子,磨的发亮了,颜色也变暗了。下面订的木板,上半部分镶了玻璃。透过玻璃能看见柜台里摆的货品。
卖针头线脑的挨着卖布的,日用品旁边是食品,两侧最边上的柜台是农具和文具。看这布局,能看出哪个是畅销品柜台啊!
今天人不是很多,王亚宁三人朝卖日用品的位置走去。
“同志,暖水瓶一个多少钱?”
“铁皮的六块五一个,两张工业券。竹编的三块钱一个,一张工业券。”
真心不便宜啊,这时候的正式工人月工资也就三十多,临时工也就十多块钱。
想着一张张离自己远去的毛票,王亚宁掏钱的手都抖三抖。但是在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东北,没有暖水壶真不行。
再见了,我亲爱的小毛子。
付了六块五毛钱和两张工业券,王亚宁拿到了自己第一件值钱商品。
李丽也选了一个铁皮暖壶,这姐妹看着就不像差钱的主。
赵卫红没舍得,选了一个竹编的。
这要是让队里的婶子,大娘看见,她三就成了妥妥的败家子。
现在队里结婚都不一定能买到暖水瓶,主要是没工业券。
小心的把暖水壶放到背篓里(出发前管队里婶子借的),三人整齐划一的谨慎动作,让三人笑喷了。
不小心不行啊,这可是真金白银来的。
没什么需要买的了,三人有心情四处逛逛了。
王亚宁看着这些只在影视剧中出现的物品,总感觉自己置身哪个年代剧的拍摄现场。
“没有红色的了,很久没来红色的布了。着急你就选这块粉色的,不急就等几天再来看看。”
售货员的声音把王亚宁的思路拽了回来。
卖布的柜台前站着两个女同志,年龄大像是妈妈,年轻的的应该是女儿。
“要不过几天再来看看,离结婚还有一些日子呢。”
“要是还没有怎么办?”
两人商量了一会,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六七十年代结婚,穿一身绿军装能羡煞旁人,做一件红上衣,那更是美的冒泡了。
售货员收起粉色布放回身后的货架上,继续为下一个顾客服务。
看过很多年代文,都说那时的售货员都是鼻孔朝天的,态度恶劣。这个供销社的服务算不上热情,但也没听见辱骂顾客的。
十一点多了,三人又往国营饭店赶去,希望今天有红烧肉供应,真的馋肉了。
以前的王亚宁是易胖体质,那种喝水都长肉的体质。每次下定决心减肥,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现在的王亚宁身高有了,体型也有了,在这个吃肉困难的年代,再也不用纠结着用什么方法减肥了。
男知青已经点好了菜,胜男姐她俩也到了。
王亚宁三人赶紧看向黑板,真有红烧肉供应,要了一份红烧肉,一个馒头。(王亚宁下乡的地方不种水稻,一般都是兵团农场种植水稻。)
李丽和赵卫红也都要了红烧肉,看来馋肉的不止自己啊。
坐在窗口旁边扎着两条辫子的服务员不时的偷瞄着男知青那边。含羞带怯的眼神不要太明显好吗。
而被注视的目标张向阳同志回以微微一笑,便不再关注。
看来我们向阳同志业务熟练,对于这些爱慕的眼光习以为常,脸不红心不跳,应付的自然流畅啊。
红烧肉好了,各自去窗口端回饭菜,面对美食,其他的都是浮云。
十一个人,都在埋头苦吃,吃得相当忘我,哪有心情管什么爱慕的眼神。
红烧肉不香吗,白面馒头不好吃吗?
应该让后世那些节食减肥的人看看这干净的盘子,一点菜汤都不剩,用馒头沾的干干净净,就差闪光了。
王亚宁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想着以前为了减肥,错过的美食,真想骂一句:“矫情,饿的轻了。”
不管怎么样,这一顿红烧肉应该能撑一段时间,忘却每顿的清汤寡水。
吃饱喝足了,该打道回府了,放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