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和大宋朝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仗怎么打?

性格使然,一些有良知的地方官员通过各种渠道,把宋钦宗调遣重兵前来大名府平定叛乱的消息,抢先一步送到了赵九妹和马良等人的面前后,还真把赵九妹这个怂货给吓了一大跳,吃惊道:“皇兄疯了?真定府已经陷落,河北路全境告急,他不把军队派去抵挡金兵南下,怎么还把军队派来打我?难道孰轻孰重他都不懂?”

“柿子拣软的捏呗。”马良轻蔑的说道:“我们这位官家不敢招惹金兵,又觉得我们好欺负,所以就先拿我们来祭旗,说不定还想顺便把殿下你的脑袋拿去向金兵求和。”

“那如何是好?”赵九妹赶紧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准备守城就是了。”马良十分轻松的回答,又盘算着说道:“不过在开打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先弄清楚官家这次派来的军队,究竟是那里来的队伍,看看有没有机会做些文章。”

“马将军打算做什么文章?”旁边的宇文虚中好奇问道。

“从时间上来看,官家应该是刚刚收到我们入驻大名府的消息,就调动的军队北上。”马良很是冷静的分析道:“能这么快就出动的军队,八成应该是之前驻扎在汴梁周边的军队,之前到汴梁勤王的军队已经被朝廷遣散,余下的军队嘛……。”

“很有可能是参与过汴梁保卫战的军队!”宇文虚中立即醒悟,马上说道:“也极有可能是曾经接受过殿下号令指挥的军队!”

马良点头,宇文虚中也顿时喜道:“如果真是这样的军队就太好了,我们了解他们的情况,可以针对统兵将领的性格特点各个击破,甚至还有可能劝说一些忠义之士率军倒戈,打击他们的军心士气,还有壮大我们的队伍。”

马良微笑着再次点头,旁边的赵九妹也醒悟了过来,赶紧说道:“快,马上安排人手,全力打听我皇兄派来的这支军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抵达大名府城之前,无论如何要摸清楚这支军队的身份来历。”

不用说,打听到宋钦宗派来的这支军队,竟然就是宇文虚中之前统领的旧部时,赵九妹和马良当然是马上笑得合不拢嘴,宇文虚中则是兴奋的眨巴着三角眼,仔细回忆自己旧部将领的性格脾气,甄别可以争取和拉拢的对象……

与此同时,在宋廷同知枢密院事李回的率领下,三万多平叛宋军也已经取道归德府,来到了距离大名府不到百里的清丰一带。而在这个期间,尽管着急立功的统制官秦储让军队急行北上,尽量不给赵九妹的队伍在大名府备战的时间,李回也采纳了这个建议,一再下令让军队加快前进速度,可是不管李回等人如何催促,宋军队伍的速度就是提不起来,每天最多只走三十多里路,不要说是急行军了,就是正常的行军速度都赶不上。

不止如此,宋军队伍里还流言不断,一再传说之前的汴梁保卫战中,伴随赵九妹诞生的种种神迹,还有在赵九妹指挥下守城队伍爆发出来的惊人战斗力,纷纷认为赵九妹有着天神庇佑,他坐镇的大名府城必然牢不可破,军心和士气都十分低迷,绝大部分将士都对攻破大名府城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对此,统领军队的李回当然是既焦急又无奈,只能是不断许下各种诺言,承诺在攻破大名府城抓到了赵九妹后重赏将士,然而这么做却依然作用不大,宋军的军心士气仍然还是不见任何提高,无数人还早早就拿定了出工不出力的主意。

“叫我们打金兵,怎么卖命都行!叫我们打康王殿下,哼哼!”一个叫韩世忠的小军官甚至还这么冷哼。

还好,曾经被宇文虚中统领过的这支宋军队伍虽然明显不想打内战,却并没有违抗命令拒绝北上,又过得三日后,这支宋军队伍还是慢摇慢摇的磨蹭到了在这个时代位于黄河东岸的大名府城下,一路都在提心吊胆的李回也这才松了口气,赶紧命令军队挑选合适的立营地点扎营。

让李回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大名府城内突然出来了一个使者,邀请李回到大名府城下答话,李回本想答应,被他当做亲信使用的秦储却劝道:“大帅万万不可冒险,赵构逆贼邀请你过去答话,无非就是宣扬什么团结一致抗击金兵之类的歪理邪说妖言惑众,说不定还有可能突然派遣骑兵出城突袭,直接对大帅你下手,所以和这个逆贼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好不要搭理他。”

想想发现手下的建议颇有道理,李回便断然拒绝了与赵九妹在近处答话的邀请,然而赤旗军的使者飞奔回去禀报后,大名府城上,却突然响起了赵九妹清晰洪亮的巨大声音,说道:“前御史中丞李回,想不到你就算升任了同知枢密院事,也还是和以前一样没出息啊。”

和所有土著一样,突然听到四台广场舞音箱以最大音量同时发出赵九妹的声音后,上到宋军主帅李回,下到宋军的普通士卒,没有一个不是大吃一惊,还有许多人直接脱口惊叫了出来,“康王殿下!是康王殿下的声音!”

仿佛听到了宋军将士的惊呼,手里拿着无线麦克风的赵九妹又在城上大声说道:“各位大宋将士,各位曾经在本王率领下与金兵浴血奋战的大宋将士,你们都听清楚了,本王就是大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

赵九妹的鼎鼎大名,在这个被马良搅和得一塌糊涂的历史位面上确实是顶风臭三里,听到赵九妹宛如天神一般洪亮的声音,曾经接受过赵九妹统领指挥的宋军将士无一不是既惊讶又激动,还有许多曾经在流动银幕上见过赵九妹的宋军将士兴奋喊叫了起来,“是康王殿下,真的是康王殿下!”

“大宋的列位将士们,你们都听好了。”赵九妹又大声说道:“就在刚才,本王派遣使者邀请你们现在的主帅李回到城下答话,但是他没有接受本王的邀请,他也不敢接受本王的邀请!因为他非常清楚,他这次带着你们来攻打大名府,不仅仅只是同室操戈,还是误国误民!”

无数宋军将士的目光立即钻向了李回,李回还算知点廉耻的微微垂头,旁边的秦储则赶紧说道:“大帅,请马上让我们的队伍宋离开大名府城下,尽量远离城墙,否则的话,再让赵构逆贼妖言惑众下去,我们的军心士气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李回醒悟,慌忙命令军队后退,可惜城墙上的赵九妹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又说道:“将士们,本王为什么要说李回是在误国误民?因为你们都知道,凶狠残暴的金兵已经再次南下,又一次入侵我们大宋的疆土杀人放火,奸yin掳掠,中原各地到处都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李回身为朝廷重臣,不但不劝本王的皇兄赶紧组织军队抗击金兵,相反还带着你们这些曾经与金兵浴血奋战的大宋将士,跑到大名府来攻打本王统领的抗金队伍,你们说,李回这个奸臣,是不是在误国误民?祸国殃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