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和大宋朝

第八十九章 风雨飘摇

姚平仲比历史上更坑宋军,历史上姚平仲只是不顾种师道的坚决反对劫营失败,赔掉了几千精兵而已,而在被马良改变的这个历史层面上,姚平仲却是赔进去了整整十万宋军,害得辛辛苦苦从全国各地赶来勤王的十万宋军被金兵伤得土崩瓦解,死伤整整超过了三万人,还连营地都被金兵一脚给踹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和军需物资也被金兵抢走,损失之惨重,绝不亚于童贯当年的伐辽大败。

金兵这一战不仅重创了宋军队伍,给颇有战斗力姚家军和马忠所部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还基本肃清了城外的宋军队伍,在被金兵杀败之后,城外的宋军几乎全部逃出了汴梁战场,仅有马忠带着不到两千人的残兵败将逃回城内,宋军的临时主帅姚平仲也在混战中不知所踪,让金兵重新扭转了汴梁战场的兵力劣势,再一次对汴梁守军形成了兵力优势。

金兵这一战当然还沉重打击了汴梁守军的军心士气,即便是身在城上,看到城外宋军被金兵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汴梁守军上下也忍不住人人脸色苍白,个个身体发抖,之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必胜信心荡然无存,也不禁重新对能否守住汴梁生出怀疑。

这一战也让宋廷内部一片大乱,噩耗传来后,宋廷上的主战派官员普遍脸色苍白自不用说,投降派乘势抬头也无须介绍,更要命的还是有许多人把气撒到了坚决主战李纲身上,纷纷站出来弹劾李纲荐人不当,主张重用姚平仲才导致这场惨败,还有汴梁保卫战的大好形势前功尽弃,之前一些反对让姚平仲统领城外军队的主战派官员也对李纲颇有微词,觉得李纲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李纲也有些头脑发热,本来就对战局的急转直下心情沮丧万分,又遭到了众多同僚的指责后,李纲脑袋一热,干脆在垂拱殿上向赵九妹伏地拜倒,流着眼泪顿首说道:“殿下,各位同僚弹劾得对,微臣才薄识浅,荐人不当,间接导致十万勤王大军土崩瓦解,罪在不赦,微臣情愿辞去一切官职,自请入狱问罪!”

听到这话,目前还严重缺乏政治经验的赵九妹当然是大感为难,秦某人的老师汪伯彦则跳出来装好人,假惺惺的说道:“殿下,李留守虽然有罪,但是他之所以误用姚平仲,也是因为姚平仲之前在西北长年统兵,经验丰富,完全是出自一片好意才误荐此人,所以微臣请殿下看在李留守只是无心之失的份上,只是将革职便罢,不要再追究其他的过失了。”

“臣等也请殿下法外开恩,只将李纲革职便可。”

唐恪和李邺等投降派官员纷纷附和,表面上替李纲求情,实际上却是逼着赵九妹罢免李纲。幸得吴敏等主战派官员及时开口,一起替李纲求情道:“殿下,李留守虽然有过,但是朝廷现在正在用人之际,还请陛下暂时不要追究李留守荐人不当的过失,许他戴罪立功,待杀退了金兵之后再另行议处不迟。”

赵九妹确实要比宋钦宗稍微强点,考虑到自己目前除了李纲之外无人可用,便点了点头,说道:“吴侍郎等人言之有理,李纲荐人不当的事容后再议,李留守你也不必把这事情过于放在心上,眼下还是继续统领守军守城要紧。”

“谢殿下。”李纲确实有些心灰意冷,坚决请辞道:“但是臣自知罪重,实在无颜继续担起守城重任,还是请殿下容许臣下辞去一切官职,回家赋闲。”

“李留守,你……。”

“殿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赵九妹正万分为难的时候,他的另一个心腹太监康履突然跌跌撞撞的冲上了垂拱殿,扯着公鸭嗓子嚷嚷道:“太医使人来报,种老将军听说了城外惨败的消息后,大叫一声昏死了过去,太医担心老将军有生命危险,所以赶紧派人来禀报殿下。”

听到这话,赵九妹当然是脸色大变,只能是赶紧率领众官出宫,匆匆赶来种师道的住处查看情况,结果赵九妹来到种师道面前时,种师道虽然已经被太医救醒了过来,然而人却已经处于了半昏迷状态,不管赵九妹如何含泪呼唤,种师道就是神志不清的微弱呻吟,“姚平仲,你糊涂,你糊涂啊,汴梁,汴梁被你害苦了。”

见此情景,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赵九妹当然更是六神无主,忍不住在众人面前抹起了眼泪,唐恪乘机进言道:“殿下不必忧虑,眼下的局势虽然危急,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此前金国二王子已经答应过要与我们议和,事已至此,殿下何不派遣一名使者出城,去想金人求和?”

“殿下,唐仆射所言极是。”汪伯彦赶紧附和道:“乘着金兵现在还没有出兵攻城,赶紧派人求和,否则待到金兵攻破了汴梁城池,我们再想求和就晚了。”

赵九妹就是赵九妹,听到这话,赵九妹难免有些犹豫动摇,下意识的想看李纲的反应,然而在众官人群中寻找了一圈后,赵九妹却又惊讶的发现李纲竟然没在现场,便赶紧问道:“李留守呢?他怎么没来?”

众官面面相觑,也这才发现李纲没有跟来探望种师道,只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说道:“殿下,李留守出了宫以后就独自走了,没有跟来。”

泥人还有三分土脾气,听到这话,赵九妹当然是心中有气,忍不住拍案道:“让他走!他既然坚持想辞官,那本王就成全他!”

吴敏等主战派摇头叹气,心情沮丧,唐恪和汪伯彦等投降派则得意洋洋,然后汪伯彦还迫不及待的进言道:“殿下,倘若你已经决心求和,微臣举荐中书侍郎王孝迪担任使者。”

犹豫了许久,赵九妹这才有气无力的回答道:“让……,本王仔细想一想。”

…………

李纲主动辞去了官职的消息当然很快就在汴梁城中传开,听到这个消息,历史还没稀烂到家的马良当然是脸色立即一白,马上就明白充满软骨头的朝廷里肯定是投降派要占上风,连个娘们都不如的赵九妹也极有可能选择向金兵求和。而更让马良心惊肉跳的是,到了第二天上午时,马良还在对讲机中清楚听到安肃门守将向暂时接替李纲的吴敏禀报,说是金兵又派使者前来与宋廷联系,赵九妹还很快就让身边的太监出面答复,同意让金兵使者入城。

接下来的时间对胆小如鼠的马良来说当然是度日如年,生怕赵九妹脑袋一进水就答应了与金兵议和,然后还满足金兵的要求,把自己五花大绑的捆起来押到金兵营地献给完颜兄弟,心中胆怯到了极点。

迫不得已,马良还偷偷买了一套百姓的衣服藏在房中预防万一,随时准备着化装成普通百姓逃命,同时早早的琢磨起了被迫逃亡时,应该跑到那里去藏身?结果就在作恶多端的马良惶惶不可终日时,亲兵队长彭小乙突然又来报告,说是那个曾经被赤旗军绑过票的康玖又来探望马良了,还想再和马良喝上几杯聊聊天。

“都什么时候了?谁有心情陪他喝酒?”

马良听了心中有气,刚想断然拒绝,然而话到嘴边时,马良却又心中突然一动,然后还赶紧站起身来,屁颠屁颠的跑到赤旗军的驻地门口去亲自迎接康玖。

和上次一样,康玖依然还是提着一坛酒和两包菜站在门前等候马良,然而康玖的神情却明显有些憔悴,两只眼睛都带着黑眼圈,眼中还带有血丝,似乎十分疲惫劳累的模样,马良见了奇怪,便一边行礼一边问道:“兄弟,你怎么了?模样怎么这么憔悴?”

“有吗?”赵九妹反问了一句,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脸,苦笑说道:“几天没睡好,所以就成了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