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月可不管杜红娟怎么想,到了镇子上就自顾自的去了坊市,杜红娟心烦意乱的去了学堂。
今天桃子只有五六斤,杏子有十斤,卖的也快,因为徐清月是每年这时候卖的最晚的,再不买就得来年了。
毕竟桃杏这种容易坏的水果在镇子上可不会有人批量种植,所以也就这个时节吃上几天。
卖完了桃杏,徐清月便悄悄把灯笼果和油纸包的龙葵放进了筐子里,然后到刘记食肆卖给店家。
这刘老板徐清月也熟了,价钱都是说好的,徐清月摘到什么新鲜玩意儿都可以送这儿来,就算是量少,吃个新鲜在食肆里都能卖出价钱。
给徐清月结了账送走人,刘老板拿了一个灯笼果,剥了外头褶皱的薄皮,一口下去,酸甜可口,鲜嫩多汁,乐呵呵的招呼伙计把灯笼果和龙葵上牌子。
灯笼果因为少见,只能在深一点的林子才有,所以价卖的高,十文钱一斤,龙葵便宜点,也不大压秤,所以两文钱一两,这总共也才卖了四十六文,不过这价也不低了。
这灯笼果在食肆里卖五文一盘,一盘的量也就一二两,就摆盘好看,当饭后解腻的果子,龙葵也是卖到五文钱一两。
虽然卖得更贵,可毕竟食肆是有租子和客源的,寻常人家舍不得吃这个,都是给些有钱的富户。
无论来店里吃还是打包带走,多带这么一份他们都不放在眼里,对他们来说这都是小钱。
今天徐清月回去的早,到家丁水花又躺着睡了,想来昨夜是累极了,她睡得安稳,却是不知道这等丑事被自己亲女儿看了个正着。
徐清月翻了翻枸杞,就把之前带回来的柴都挨个劈了,散放在墙边再晒晒,晒干了再码起来。
有些柴太粗,外头干了里头没干,劈开了再晒晒,干的彻底,烧火也好烧,不然柴潮湿点了可会出不少浓烟,那可呛人得很。
砍完柴,徐清月抱了些干柴到厨房,碗筷已经在锅里,徐清月点了火,洗了碗筷,又打扫了一下厨房,然后听着屋里安静,便回空间吃了点东西。
再出来她就背着筐子,提着锄头先去旱地里锄锄杂草,又瞧着多少缺点水,想着等傍晚打点水来浇浇。
看完地徐清月看了看路边的菟丝子,有些别人家扔的早的晒干了的她捡拾到筐子里,她扔的还得再晒晒,路过也有人看着她捡,但都没在意,毕竟也有人捡这个喂鸡鸭。
徐清月又去了水田看了看,杂草没那么快,所以她就在水稻田里抓了三条黄鳝,这会儿山上的野物刚开始养秋膘,还不够肥美,她想了想黄鳝也算是滋补。
徐清月把筐子里的菟丝子和其中一条鳝鱼收进空间家里,然后把两条不小的黄鳝放进筐子里就赶忙背着回家了。
到家徐清月瞧了眼丁水花还没醒,便赶紧进柴房回空间家里,把在地上扑腾许久的黄鳝放在水桶里接了点水放着,然后紧赶着回柴房。
来处理要给丁水花做的两条黄鳝,内脏之类的都喂了鸡鸭,清理好的切成段,在小泥炉上用陶罐煨汤,也不用多加其他的,放点姜片去腥,加盐调个味就够了。
因为有黄鳝汤,徐清月中午便蒸了几个玉米面窝头,清炒了盘鸡毛菜,又从腌菜坛子里,夹了几个腌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