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在演唱会正式开始之前,提前抵达了欧洲,也是为了跟长期驻留在欧洲,替沈华照看欧洲事务的孙晓晓碰头,一起在欧洲玩上一段时间。
不过有意思的事情是,他跟孙晓晓一起玩的时候,难免要跟欧洲这边的人接触。不过沈华虽然在欧洲老乡们的支持下,生意在欧洲开展得不错,自己在欧洲的知名度也不差,歌迷颇多。
但他毕竟没有亲自来过欧洲,所以见过他本人的人很少,大家对沈华的印象更多还是停留在专辑封面,以及骆驼拉杆箱的宣传海报上。
没错,现在欧洲人对沈华长相的记忆点,更多的还是集中在骆驼拉杆箱的广告上。比起传统的行李箱,骆驼牌拉杆箱确实好用。
所以现在欧洲人基本都对自己的行李箱进行了更新换代,而他们去骆驼牌拉杆箱的门店购买的时候,自然也就会看到里面老板沈华亲自代言的广告,纳闷怎么是个华国人当模特。
在店员解释后,大家才明白过来这个华国人还是个米国大歌星。说来,沈华音乐在欧洲的流行,还多亏了这些骆驼牌拉杆箱门店推广。
毕竟大家都有猎奇心理,好奇这个华国人有什么本事,能在米国力压一众歌手。
于是沈华的音乐就顺理成章的通过老乡、以及这些骆驼牌拉杆箱门店顾客在欧洲扩散开来了。
……
跟孙晓晓一起在欧洲游玩,那沈华自然少不了跟孙晓晓在欧洲认识的那些叔叔伯伯们认识一下。
对此,沈华也挺乐意跟这些欧洲的老乡们接触一下的。
说起来,比起米国的那些老乡,沈华觉得欧洲这边的老乡更有合作价值。而这其中原因说起来有些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米国跟欧洲不同。
随着华国的不断发展,米国这边有点眼光的精英老乡都会选择投资华国,或者干脆回国发展。
但精英们都回国发展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带走所有东西,比如议员席位,政商关系等政治遗产。
这些原来都是由精英老乡带来老乡们在不断抗争中争取到的,但是随着精英们离去,这些政治遗产便开始后继无人了。毕竟这些东西不是随便挑个人就能胜任的,需要继承者对米国社会规则了熟于心才行,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精英,但是精英们大部分都回国发展 。
于是,随着政治遗产的消散,米国政治环境中,老乡的声量将会开始变小,生存环境也开始变得恶劣。并且在华国愈发壮大,成为米国心目中的首要威胁后,老乡在情况也将愈发尴尬。
参考二战时期,日裔米国人被关进集中营,遭到囚禁的经历。
这些老乡们少不得要分裂开来,会有相当一拨人选择向米国人献上自己的忠心,而且远比其他人更加虔诚,以此祈求米国人未来不会拿自己祭旗。
这种未来趋势下,沈华并不太敢跟米国的老乡们合作。其实很早以前,随着沈华在米国展开事业,老乡们就有人找到沈华,想跟沈华合作一下。
但是沈华担心这些老乡未来会为了向米国人表忠心,卖掉自己。所以跟他们的合作都是浅尝辄止,或者将他们引导回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