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拿出兵册查看后郑重宣布,吴房县周家子自周越入安西兵,以下殉国九人,最高者周越次子周猛做到管营校尉,斩甲士逾百,得授锐士号,最低的做到火长,九位豪杰共斩首四百八十七级,皆壮烈殉国,无一辱没安西名号,在安西军中乃是有名的勇烈之家,在西域提起周家那也是大名鼎鼎的。
周家老族长立刻决定举行归宗仪式,要将九位族人的名字及事迹写进族谱,以传后世。
对于吴房周家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事,他们刚知道,原来族中曾出过一位猛将,还有八位殉国的勇士,这可是莫大的荣耀,阿墨的异族面孔印证了这件事的真实性,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否则周家人便要以命相搏。
作为贵宾的阿墨拿出三贯钱,还遗憾的说可惜来前不知真相,未能带来更多赏赐,若是父亲知道找到周氏后人,必定高兴,商号也能来此设立作坊,买卖来往。
周族长道:周氏不贪赏赐,如今族里有妇人织的许多绢布,却很缺粮食。
阿墨说:商号倒是能把粮食运到慈丘,也收绢布,可现在打着仗呢。
老族长微微一笑,“周氏子弟多有在文城栅的,虽然不是大官,但给族里留条路还是可以的”。
阿墨犹豫再三,觉得终究还是太危险,若是被拿住,连人带货可就都没了,要不再等等吧,等打完这仗咱们再做。
淮西打了两年,男丁被征入军中过半,地里本来打的粮食就少,官府还一次次征税,只能吃糠咽菜的苦撑,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哪能轻易放弃。
老族长再三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万无一失,实在不行你把粮食运到山岭西边,周家人背着绢布给你送过去,再背着粮食回来,就算遇到巡逻兵马也是周家人送命。
阿墨犹豫再三,说道:念在西域周家的份上,我就信你一回!
最终双方敲定,两匹绢换八斗细米或一石半糙米,阿墨立刻派人去慈丘送信,约定五天后运糙米三十石到山脚先试试。
周老族长则立刻给文城栅的周氏子弟送信,北边那条小路是咱们周家的活路,你们抢到手占住,不许别人插手!
阿墨在周家庄等着消息,顺便指挥他们巧妙的挖了条引水渠,地位也迅速上升。
到第八天,老族长坐镇祠堂,所有妇孺都在默默等候,族里青壮推着独轮车去交易,黎明时回来,三十石黄米让人群喜极而泣,这三十石米若是掺上草糠,能让周家庄吃上半个月。
与喜悦的周家人不同,阿墨显得忧心忡忡,“这样下去不行,早晚会被发现的,一旦出事就是灭族的大事”。
老族长也知道淮西军的手段,问道:“杨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阿墨道:“好事从来没有独吞的道理,我看还是让军中的兄弟给上官送些好处,这样才能稳妥”。
老族长对此说法深表赞同,遂依计行事,谁知道第二天一个营将竟跑来了周家村,直接了当的道:“那条路可以交给周家人管,但我丁家也要换粮食,否则咱就一拍两散,都别换了”。
老族长和阿墨商量后只得同意,从此两家轮流以绢换粮。
周家和丁家不知道的是,他们每换一石粮食,安西商号就要亏掉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