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宰相,听了烦了回怼并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意外的再次打量他,微微摇头道:“真读书人天下少”。
这话就不太客气了,讥讽烦了是武夫出身,不是真的读书人。
烦了则再作揖道:“不如意事古今多”。(引自金圣叹)
“哎呀,对的好!”,群臣中有人赞道。
不如意事古今多,可以理解为自己并非不想读书,而是因为出身安西,没有读书的条件,还可以引申为人生感慨。无论哪种解释,意境都比前句高一档。
李绛走过来向李恒拱了下手,笑道:“武相,此子可值一制举?”。正是他答应的给烦了制举出身,这时出面一为圆场,二为证明自己并不是无原则附和皇帝。
老武笑着点点头,“倒也机敏,闲暇时来老夫府上坐坐吧”。
这就是宰相气度了,非但没计较,还显示出欣赏的态度,烦了忙躬身谢过,老武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但不是小气人,曾被醉酒的下属当头浇了一杯酒,他硬是没计较。可无论今天他是有意试探还是刁难,自己都得接着。
老武离开,裴度临走向他微微点头,烦了也点头回应。
李绛低声道:“锋芒毕露,何必呢?”。
他曾向皇帝劝谏重用烦了,虽然事没成,但二人是有些瓜葛的。
今天出面给圆场,但他对烦了表现并不满意,老武乃当朝宰相,德高望重,又是爷爷辈,无论对你是调侃还是讽刺,本身已经代表他眼中有你这个人,你老老实实低头接受最好,何必一句不让的回敬?睚眦必报出风头,乃是官场大忌。
烦了低声道:“谢李相指点,下官倒不在意长者调笑,可陛下的脸面怎么办?”。
李绛微微一愣,马上想通了其中关节,微微点头道:“杨舍人深谙为官之道”。
不久前老李要给他翰林学士,今天面对老武的调侃如果不吱声,老大心中难免会不爽。老子看得起你,你却不争气,被人卷的跟三孙子一样,丢人现眼。
睚眦必报出风头是官场大忌,一把手给了面子却没接住更是官场大忌。
“陛下到!”,宦官一声唱礼,请客的到场,各回本位,按程序向皇帝行礼,然后歌舞开始,大伙互相拍着马屁胡吃海喝。
一场丰盛而奢华的宴会,君臣其乐融融,杨舍人也算正式露了脸,可惜留下一点小遗憾,跟当朝宰相怼了几句。
第二天他就带着礼物赶了过去,老头给面子没计较,他必须得来走走一趟。门房客气的收了名刺,然后说老武在尚书省还没回来,烦了留下礼物调头回家,没回来正好,这事本来就是个过场,也不用非得见到人。
走出靖安坊坊门,无意间与街边两个汉子对视了一眼,心中猛的一动,“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