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六万七千多两银子!
这串十分显眼的数字,深深的刺激着崇祯皇帝的眼眸。
五百三十六万七千多两啊!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当年的万历皇帝,曾想尽办法的派出税使,历经二十多年的时间,才给自己的内帑积累了二百多万两的银子。
朝廷一年的税收,也都抵不上这一次的查抄所得。
有了这些银子,朝廷不知能干多少大事。
有了这些银子,崇祯皇帝又能再度组建十几支新式军队。
而且,永昌侯在查抄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私藏。
以崇祯皇帝的估计,这次的查抄所得,必然超过了六百万两银子,甚至是七百万两银子。
这还仅仅只是现银而已,其他的各种物资与珍宝,都还没有统计在其中。
崇祯皇帝震惊的同时,又是咬牙切齿,满心愤恨的道:“这些该死的卖国奸商,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富有。此等罪行,当诛灭九族!”
在奏折的最后面,刘博源则是列数了卖国奸商的人员名单,请求皇上处置。
其实,也不用崇祯皇帝处置,这些卖国奸商的人员,早已是被刘博源给枪决了。
刘博源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崇祯皇帝一个面子罢了。
......
很快的,这次查抄的结果传遍了整个京师,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
无数官员与百姓为之哗然。
特别是民间的百姓们,更是震惊的不敢相信。
区区几个卖国奸商而已,竟然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这实在是让百姓们想不到。
同时,这也愈发引起了百姓们的愤恨,大喊着诛灭卖国奸商,又同时称赞永昌侯的为民除害。
而朝廷的官员们在震惊之余时,则是连连上奏崇祯皇帝,请求对永昌侯进行严惩。
还有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等几个藩王,也是哭喊着上奏崇祯皇帝,请求为他们做主。
就连民间的一些乡绅,也是联名上奏,要求严惩刘博源。
一时之间,可谓是群情激奋。
而崇祯皇帝也是头疼不已,频频召对内阁大臣,商议处置的办法。
可每一次的召对,都会引起一番争论。
直到三月初时,崇祯皇帝终于下达了处置的决定,对永昌侯刘博源进行严厉处置,夺去了他征虏大将军与平贼大将军之印。
原本崇祯皇帝还想夺去刘博源的太子太保之衔,但看在那五百三十六万七千多两银子的份上,崇祯皇帝决定就此算了,给其一个面子。
处置的结果,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点实质性的效果都没有,根本没有伤及刘博源的任何根基。
朝廷官员们很是愤恨,但却又没有丝毫办法,只得无奈的叹息。
也许,永昌侯是他们难以扳倒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