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崇祯皇帝又命伺候的小太监搬来几个小锦墩,放在了众阁臣的身后,示意众阁臣坐下说话。
众阁臣再次激动的跪礼谢恩。
“诸位爱卿,朕匆忙召集你们前来,实在是有一大事相议,你们先看一看这份奏折吧!”
崇祯皇帝没有啰嗦什么,直接将洪承畴送来的奏折拿给了周延儒等阁臣观看。
周延儒率先看完了奏折,随即便递给了陈新甲等人观看。
待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奏折,崇祯皇帝这才开口道:“诸位爱卿,奏折前面的内容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后面的内容却是让朕难以决断啊!”
“周爱卿,你且说说,此事该如何决断?”崇祯皇帝略带期盼的看向周延儒。
看着崇祯皇帝投来的目光,周延儒不由的心中激荡,暗叹自己的命运转变之大。
早在崇祯六年二月之时,周延儒便已是内阁首辅,执掌着朝中大权。
可仅仅四个月之后,周延儒便被迫引疾辞职,离开了中枢,那时的周延儒才四十出头。
这对正处壮年的周延儒来说,是非常的不甘心。
于是,周延儒便联络着东林党及复社之人,为他的再次复出做着精心的运作。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数次精心的运作之后,周延儒终于再次回到了朝廷中枢,并担任首辅之位。
说实在话,周延儒原本的目标是进入内阁即可,并没有想着担任首辅。
但正巧当时的内阁首辅范复粹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无法料理政务,不得不引病辞官,回家养老去了。
就这样,首辅之位空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的一众阁臣,皆是资历名望不够,难以担任首辅之位。
周延儒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内阁,顺理成章的就担任了首辅。
可以说,首辅之位落在周延儒的手中,也是意料之中。
当然了,对于周延儒出任首辅,一众阁臣的心里还是非常不满的。
特别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是心中暗恨不已,原本这首辅之位本是他陈新甲的。
但周延儒的到来,却夺走了他陈新甲的首辅之位,这怎能不让陈新甲暗恨呢。
至于李日宣等人也同样如此,望向周延儒的目光中满是阴沉之色。
对于这些充满着敌意的目光,周延儒并没有理会,依旧是一副神色镇定的模样。
“回禀皇上,依微臣之见,若是仅仅解围锦州城的话,那确实可以撤兵了。但是,如今东虏却并没有撤兵休战,依旧虎视眈眈的窥视着锦州城,时刻威胁锦州城的安全。”
“所以,若想要彻底的解决东虏的窥视,那必须要打一场决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将目光看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问道:“陈爱卿,你觉得如何?”
虽然陈新甲很是不满周延儒夺走了他的首辅之位,但对于此等关乎国运的大事,陈新甲也还是抛开了心中的暗恨,当即表示道:“回禀皇上,依微臣之见,当应与东虏大战一场!”
“也只有再次大败东虏,那东虏绝对不敢再窥视锦州城。除此之外,辽东也将会再次迎来一段安定的时间,我朝可趁着这段时间,修葺城墙,整顿兵马,为他日收复故土做准备。”
“好!好!陈爱卿说的极是!”
崇祯皇帝满意的笑了笑,而后又询问了其他几位阁臣。
几位阁臣的意见都是非常的统一,并没有出言反对。
特别是户部尚书侯恂,更是巴不得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这场持续快一年的松锦之战,早就把户部的仓库掏的干干净净,一滴米粟也没有了,属于那种老鼠进来都要流泪走的。
若是能早日结束这场松锦之战,那自然是大大的减轻了户部的压力。
“既然诸位爱卿所言之意,皆是要与东虏一战,那朕就与东虏决战一场。”
“此战,我大明必定大败东虏!”崇祯皇帝拍案而定,神情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