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语给郑媛媛的回信写的很是用心,斟酌了好几天,打了草稿才敢回信。
毕竟关系到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纠葛,自己作为一个外人,是不好做什么评价的,只能从自己和顾北渊相处的经验里,找一些好的点子给她。
再有就是开导开导她,她想着郑媛媛夫妻二人观念肯定是有些不同的,存在矛盾是必然的,这就看夫妻二人怎么经营这段感情了。
信的最后也表示了如果很烦躁欢迎来农场帮忙带孩子的玩笑~
春耕前夕,场里多了好些个劳动力,知青队伍,干部队伍,劳改队伍,驻队队伍,每个队伍分了负责的田地和任务,3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春耕劳作了。
除了知青队伍干活不太利索,一些女同志磨洋工外,一切都是和谐的。
对于磨洋工的情况,场里开会批评了,不仅让知青院内部做了自我检讨,还多分配去麦田守夜的任务,一时间知青队伍算得上是“风头最盛”的人群了。
3月中旬开始的春耕,能种的作物没几样,开荒地里种下了土豆、大豆、花生这些,又种了几亩开春菜。
春种最累人的活就是浇水了,农场水源倒是充足,田里挖了沟渠,只需要把水沟重新清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老鼠洞啥的,再打开水渠口,剩下的就是人工浇水了。
这边的天气不适合种水稻,倒是少了不少活计。
其他的田里都撒了麦子,还没到麦收的时节呢,绿油油的一大片大片的,看着就喜人。
麦收后才能种玉米、红薯、各种豆类和瓜类,那时候才称得上真正的“农忙”。
顾北渊走了些关系,找到省里的机械厂,厂里答应了夏收后会优先借耕地机给农场来。
今年的春耕没能借到耕地机,但劳动力充足,不过是劳累些罢了,几天时间该种的都种上了,劳动力们就都分配去开荒去了。
林书语家的小院子也种上了各种小菜,多半是冯婶子操持的。
趁着开荒挖野菜的习俗,各地都一样,一时间挖野菜成了场里大部分人的休闲活动。
就连林书语也挎上小筐子,武装好自己,跟着冯婶子去挖了好些野菜。
林书语戴的帽子防晒又方便,几个嫂子借了看过,当天回去就给自己搞上一顶了。
“书语,来,这个是婆婆丁,这个是芥菜,.......”第一天的时候,冯嫂子带着林书语去了后山山坡,大部分人都去了开荒的那一片,这里反倒是被人忘记了。
“这个是小根蒜,跟家里的葱长得像吧?”冯嫂子拔起几棵野菜,跟林书语说道。
“像!”那是真的像啊!
“这个野蒜好吃的很,做腌菜味道也很好,就着粥吃,可下饭了!多找点咱俩下午腌一罐。”冯嫂子兴致勃勃地说道,这菜在他们家乡也是难得的一道好菜呢。
“好!”林书语应道。
跟着冯嫂子,两人散开了挖,小些的就被林书语扔空间里去,到时候收获的都是一大片的野菜了。
冯嫂子又带着林书语去采了些茅针,茅针是长在松树尖上的,只有清明前后才有。
剥去茅针的外皮,里面的白嫩带点青绿色的杆子,就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