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魏征病情反复,两个小子也好为魏征送终。他原本的用意便是让长孙无忌的两个儿子去南诏,将崔俊在南诏的影响力降低一点,同时能限制李恪与南诏的贸易。
这段时间李恪与南诏的贸易火热,往来货物无数。但是除了孝敬自己的水果、海鲜与一些珠宝之外,李恪赚了多少钱他不知道,拉回来的矿石究竟有多少他也不知道。
如此种种,以及去年李承乾与李泰之间的龌龊事情,让李世民隐隐觉得不能让李恪这个庶子继续做大做强。
现在两个嫡出子之间已经斗得不可开交,再来个李恪掺和进去,那大唐的政治局面将更难以控制,所以他便行了这一石二鸟之计。
他觉得南诏交给长孙家掌控是可以放心的,长孙无忌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若是没有崔俊,那长孙无忌绝对可算做顶级的人才。
但是没想到的是,崔俊会出来搅局,直接否定了长孙无忌的提议,而且还有那么多权贵实权之人帮着说话,这下子,他想不同意都不行了。
于是,李世民只能憋着火气,任命刘景仁与程处寸前往南诏,接替魏家两兄弟。
其实,崔俊并不想主动出来参与朝堂政务。但是就目前来说,南诏是他的命脉之一,支撑着他的工业。
要是长孙无忌提出的人选不是他的两个儿子而是其他人,那么崔俊并不会跳出来质疑。
只是这种私心太过明显,崔俊不能不理会。至于李世民会怎么对付自己,崔俊并不怕。
反正自己并没有任何犯罪的情况,就连账本都做的滴水不漏。李世民想要抓住他的把柄,那是做梦。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李世民是不是会给他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但是只要孙思邈站在崔俊这边,崔俊也不怕。
没了孙思邈与自己,詹老医师与他的同门师兄弟们也不会再搭理皇家的事情,就连成品中成药丸都不会再有人去做。
到时候他们老李家有什么病症,就自求多福吧!而且,从现在开始,大唐的内政与外交可不会太平。
九月,焉耆对西突厥称臣,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为其弟弟娶焉耆国王的女儿为妻,从此焉耆对唐朝的朝贡多有缺漏。
安西都护郭孝恪请求讨伐焉耆,。唐太宗下诏任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领步兵、骑兵三千从银山道出击焉耆。
焉耆国王的弟弟颉鼻兄弟三人被俘获后送到西州,郭孝恪任命颉鼻的弟弟栗婆准为向导。焉耆城四面都是水,依仗险要而不设防备。
郭孝恪率领军队日夜兼行,夜晚来到城下,命令将士们浮水渡河,天亮时已登上城墙,抓住了焉耆国王突骑支,俘获敌军七千人,留下栗婆准主持国事,然后返回。
郭孝恪离开三天后,屈利啜率领军队救援焉耆,没能赶上。
抓住栗婆准,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郭孝恪到银山,郭孝恪回师反击,打败了屈利啜的追兵,追击数十里。
由此一战,西突厥的威胁再度摆在大唐面前。而且也显示出大唐对于外邦的国策漏洞。
李世民以王道治理天下无可厚非,但是他忘了一句话,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待不听话的外族,并不是打败了他就好,而是要占其土地,教化其民,使其与我一心方为善终。
要么以经济要挟其臣服,要么就是灭其国,余者无法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