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对于渊盖苏文的谈判要求根本不予以回应,人马一到高句丽边境就立刻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休整一日,大战立刻开启。五十万突厥军队根本不是渊盖苏文能够抵挡的,关隘、城池一座接着一座被攻克,留下的只有遍地的尸骸。
渊盖苏文的大军边退边打,力争在每一座关隘都能多拖上突厥大军一两天。同时,高句丽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以小股部队出击偷袭突厥。
秉着蚊子吸血的理念,慢慢消耗着突厥。渊盖苏文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拖住突厥、迟滞突厥的进攻速度,期待大唐的援军能快些赶到。
突厥使臣日夜兼程终于赶到大唐长安。在鸿胪寺报备之后,呈上国书,又使了钱请求鸿胪寺快些呈报李世民。
鸿胪寺的官员收了钱,自然是要帮着点忙的,第二天,高句丽的国书便已经呈在李世民的书案之上。
看到高句丽的国书,李世民没有立刻召见高句丽的使臣,更没有立刻通知开大朝会。反倒是召集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魏征、岑文本、卢宽、李靖等人前来议事。
李世民将高句丽的国书给大家看过之后,众人沉默不语。
现在大唐虽然看起来国力强盛,四海威服,但是这几年连番大战,吞并了不少饿得国家与土地。而这些地方的人对于大唐的仇视度还很高,时不时就会发动叛乱。
在这样的时候,大唐实在不宜再起战端。更何况,高句丽距离大唐如此之远,又反复无常。就算是帮他们战胜了突厥,所得的利益也不足以弥补战争的损耗。
但是,如果大唐不出兵,那么高句丽一旦被灭,突厥的势力必将更加强大,这对于大唐来说也是极大的威胁。
众人沉默一会,魏征率先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出兵救援高句丽。”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疑惑。大家都知道魏征是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的。
李世民也是一愣,随即问道:“魏卿,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魏征站起身来,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可以出兵救援高句丽。”
“哦?魏卿倒是说说你的理由。”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道。
“首先,高句丽虽然距离大唐较远,但是其地理位置却是极为重要。若是能将高句丽纳入大唐的版图,那么对于北方突厥的威胁将大大增加,也可为将来平定北方做好准备。”
“其次,此次突厥进攻高句丽,其主力几乎全部出动。若是能将他们消灭在高句丽境内,那么对于大唐来说将减少很多麻烦。就算是不能全歼突厥主力,也能大大削弱他们的实力,使他们不敢再轻易南下。”
“最后,高句丽虽然是我国东北边境的小国,但是它自古便是中原的属国。此次他们向我们求援,也说明他们对于大唐的信任和依赖。如果我们不出兵相救,那么就会让高句丽失望,也会让其他小国对大唐失去信心。”
李世民听后默然不语。魏征所说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出兵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陛下,微臣以为魏征所言不可行。”长孙无忌站出来反对道,“我们大唐现在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内政上,而不是在外兴师动众。”
“再者说了,高句丽反复无常,臣怕前朝之灾重新落在我大唐身上。如果盲目出兵,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关系还算不错。如果因为这件事而导致我们与突厥的关系破裂,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靖没有说话,但是他的态度却是明摆着的。他支持出兵救援高句丽。作为大唐的名将,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一举解决北疆的威胁。
李世民看到众人意见不一,他也明白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决定的。于是他摆摆手道:“好了,这件事先放一放。等明天朝会之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