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往黄老爷这边一撇,见黄老爷也在看着崔俊,杜如晦便替黄老爷开口询问:“崔俊,你且说说看,何谓人、财、名、利?何以用生意二字来概括?”
“不说不说,我又不要当官,说这些有何用?要是说得不和你们心意,去皇帝老爷那里告一状,我却要人头不保了。”崔俊摇头不愿意解释。
“这里没人会去皇帝老爷那里告状,今日不管你说得对不对,我们都会守口如瓶。”房玄龄在旁出言,要崔俊具体说说。
“崔贤侄,你便说说。”秦琼道:“某家与你做主,谁若是拿你今日所言去陛下哪里嚼舌根子,我便拿刀割了他的舌头,叫他一辈子说不出话来。”
眼见秦琼做保,一众大臣有这么希冀地看着自己,崔俊也不好意思再推脱了。
于是,崔俊坐直了身子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事件之事无非利益交换而已。做生意如此,国家大事也是如此。其事所谓,便是利字当头。”
“此言偏颇,”高士廉开口打断道:“天下之事是为公,百姓之事是为义,国家大事便是个公义,如何能用利来概括?”
“高大人,请举一公义之事说与小子听听。”崔俊没解释、也没辩驳,而是让高士廉举例说明。
“就以此次旱灾为例,陛下若不是为了公义,又何须赈灾治旱?”高士廉想也不想便以治旱之事来说。
崔俊停了了却是摇头问到:“请问高大人,若是陛下不赈灾、不治旱,百姓便会吃饱饭,便会心生怨恨、便会造反是不是?”
“对。”高士廉点头称是。
“请问,是百姓造反国家的损失大,还是赈灾治旱国家的损失大?”崔俊没等高士廉再次回答,便接着道:“小子以为,一定是百姓造反损失更大。陛下赈灾治旱只为稳固江山,这便是利。天下是大唐的,大唐是陛下的。”
“这……”高士廉皱眉不语,按着崔俊所言,似乎还真没错。
“再往下说说,还有那人、财、名如何说法?”黄老爷见高士廉吃瘪,便让崔俊接着解释。
崔俊也不推脱,开口道:“既然凡是皆是为利,那便是参与者的各方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罢了。皇帝老爷要花最少的钱办成事情,那么选谁去办便是人,用人是否恰当便是关键。
用贪官,事情顺利,花钱多。用清官,便是办事阻力重重,但花钱少。用个蠢官便是拖拖拉拉,又花钱又办不好事。
当官的互相之间也会为了谁去办事而争执,其实说穿了皆是为了争名逐利。升官发财、青史留名,无非也是个利字。
凡朝堂政事便是用谁去做,花多少钱去做,作成这事是否能带来名与利?皆是与做生意一般地讨价还价一番,为自己取得利益的最大化而已。”
听完崔俊所言,在座之人心中皆是各有心思,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是反对者却是拿不出证据来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