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于谦在心中,暗自思索了一番后,发现刘和此策,确实可行。
不但能促进官员办实事往上升,也能遏制他的野心,让他不至于在一地,或者升官后胡作妄为。
想到这里,于谦不禁赞叹道:
“王上果非常人,居然能想到,此种考核评分制!”
刘和笑了笑,没有做声,以他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制度,可谓,再简单不过。
甚至说一句。相当简陋都可以。
但就是这般简陋的制度,在刘和提出后,却是先后迎来了荀彧,范蠡等人,还有眼前于谦的赞叹?
想到这里,刘和心中,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暗想,多出两千年的见识就是好!
今套故,古用今,我一个搬砖的,都成了原创。
心里想是这么想,但刘和,可没忘记正事,当即再次说道:
“于谦,志才负责的科举哪里,还少了个人。”
“他说他想要你过去暂时帮下他。”
“不知你意下如何?”
于谦虽然作风清廉,不屑于介入党派斗争中。
但并不代表他不懂这些!
他很清楚,在这种时局下,刘和首次科举,必然会有不少贤才前来相投。
而且再加上,现在刘和手下,严重缺人。
这些中举的士子,必然会在刘和的安排下,立刻踏马入职,封官下放。
而作为这次科举的考官,必然估会得到难以估算的好处。
一念及比,于谦当即回道:
“回禀王上,臣愿意“”
闻言,刘和轻点头,回道:
“既然愿意,那你与政事堂,交接完毕后,就去寻志才吧!
“喏”
目送于谦走远后,刘和带着典韦来到了城外军营。
此时军营内,戚继光,正在与郑成功,浅聊练兵之事。
两人皆不知道,刘和会在此时到来,当即二人,直感心中一震。
随即立刻反应过来,连忙朝刘和行礼。
虽然自己召唤来的人,天生对自己有好感,有优势。
但刘和并未摆什么架子,反而很和气的,上前扶起二人,问候到:
“孤来之前,没有事先打招呼,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没有,没有,王上来的刚好,某家和成功,刚还在说,都快一百天了,怎么也不见来个人看一下!”
刘和大笑:
“哈哈。”
“怎么,自己执掌一军不好吗?”
“难道,非要有人时刻盯着你们才好!”
听见刘和用这般开玩笑的口气,和他们说话。
戚继光,郑成功,心中不由对刘和起一种好感。
纷纷暗想,燕王礼贤下士,果然不假。
同时回道:
“王上说笑了,自己执掌一军肯定好,但某家和成功,初来乍到,王上便令我等,训练一军。”
“又不派人,在旁看管,所以某家和成功心中,难免有点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