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是幽州少主我怕谁

第155章 难啃的骨头

就这样,在董军的怯战之下,陈到,姜松,率领大军,势如破竹的冲破了马腾的封锁,与陈庆之成功合兵一处。

见二人成功杀出,陈庆之顿时改变战术,由原先的龟速防御,转为交由陈到统领,统一朝后方安邑的方向突进。

其中,姜松率领七千白袍军,负责开路。

面对陈庆之如此明显的战术意图,李儒笑了笑,一边挥手示意樊稠加入战场,带领愿杨定,王方的部曲,对陈庆之展开阻击。

一边命令马腾,韩遂所部对准陈庆之两翼猛攻。

如此布局之下,陈庆之军前进之势,顿时受阻。

为首的姜松,虽有心想阵斩樊稠,让前方董军,失去指挥,方便己方行动。

可不想,樊稠趁势将计就计,如钓鱼一样的,不断进退。

直打的姜松暗自骂n不已!

前路受阻的同时,陈庆之本部中军,亦然也受到了马腾,韩遂的钓鱼执法。

一边不断的朝陈庆之部猛攻,一边却只要,陈庆军,有所异动,就马上退后,毫不拖泥带水。

一时间陈庆之部,就好像拖载重物的马车陷入了泥洼地中一般。

虽然很想走,但自身实在太大,又没有一个好的方向,只能越陷越深。

如此小一刻钟后,陈庆之看明白了症结所在。

暗想既然向前走不行,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

当即陈庆之一声令下,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回返猛攻董军。

同时姜松也没再理会樊稠这片鱼塘。

率队转身,朝李儒所在方位冲杀而去。

如此行动之下,陈庆之军,一时间竟是高歌猛进,打的董军,后退不已。

见陈庆之部,军队转换之间,迅捷无比,且战斗力不降反增。

李儒明白,要是再这样打下去,不但陈庆之这块硬骨头啃不到,就连自已大牙,都会被其的坚硬度,反噬掉几颗大牙。

一念及此,李儒决定改变战术方针。

打算先让陈庆之这块硬骨头暂时滑走,而后再重新叼起,慢慢啃。

心念及此,当即李儒下令,命马腾,韩遂,让开一条线,供陈庆之军离去。

见状,陈到大喜,但他并没有妄动,而是向陈庆之请示道:

“陈帅,董军主动让路,你看我军该如何是好。”

陈庆之别的不敢说,但在战术指挥方面,那是绝对的大家。

见董军虽然放开了一条线,可两边士卒,却并未完全撤离。

他当即明白,李儒的战术意图。

略微的思索了一下后,陈庆之说道:

“叔至,既然董军主动让路,那我等没理由不走。”

“不过,这条路太窄了,你且加宽战线,把他这道口子,弄大一点。”

“喏!”

得到陈庆之的指令,陈到顿时依令行事,将部队,由原先的长方形,逐渐转变为正方形。

“陈帅,你看,如此可够?”

陈庆之轻点头:

“差不多了,不过我们先不过,先让永年过去。”

“并且让其在过去的时候,不要走,待我军过完一半时,便朝一侧董军出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安西兵日记
安西兵日记
梦回大唐,这里没有魔法斗气,没有大炮火枪,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天才先知。这里的人有生老病死,会流血受伤,会愚蠢犯错,会无奈彷徨,这里有热血的兄弟,也有儿女情长,有故土的牵挂,也有真实的沙场……
凡秀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苏辰来到三国时代,正准备大展宏图和刘备曹操等诸侯争夺天下,结果一打听才发现这里是三国末期,刘备曹操吕布等人已经全部挂了,天下也即将一统。苏辰正琢磨着是不是要投奔司马老贼,结果被抓了,理由是他苏辰冒充诸葛丞相!
又长了一岁
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无系统!不穿越!五重身份的王牌特工:徐来]一九三七年的四月,徐来带着任务回到上海这座不夜城,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报贩子,在同志眼里,他是一个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大汉奸……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肩负着五重身份。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身手,他在上海沦为“孤岛”时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一把利刃插在敌人的心脏部位,他炸日寇军火库,与日寇们斗智斗勇,并默默无闻地潜伏在日寇的核心机构,为党提供着几可力挽狂
会游泳的小龙虾
抗日:大将之路
抗日:大将之路
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华夏就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在楚雄看来,倭寇就是那一只自不量力的苍蝇,是他们呼醒了东方这头睡狮!这是一部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的抗战题材剧,抗战是千千万万人的事,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敌后游击战的核心就是唤醒民众,武装民众,当千千万万的民众被唤醒、被武装起来后,十万青年十万兵!
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富二代陆杨一觉醒来,成了老陆家的心肝小儿子。这小儿子身为读书人,却自私自利,无视家里人的付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陆杨身为咸鱼,良心不多,却也懂谁对自己好。他把咸鱼梦压在心里,努力考科举,争取早日做条大咸鱼。多年后。皇上看着比自己过得还潇洒自在的臣子,幽幽道:“爱卿才华横溢,还是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天赋,朕听说胡人那边的道路特别平整,你看?”陆杨:臣已经让人去安排了。皇上:爱卿你走一趟,不然朕不放
一只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