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那刘姓的仆从,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嘴都快要咧歪了。
那面包,平日里京城中的贵人们都要排着队才能买到。
他家那小猴子生病了要吃,一直没有买给他。
一是那店铺看着就富丽堂皇,他不好意思进去。
二是,银钱也不凑手。
他知道,要是自己有幸能见到小姐,给小姐说一声,肯定能拿到面包。
但是小姐是善心人,平日里他们在杜家做活,不知道比别家的下人待遇好多少了。
他自己是不愿得寸进尺的。
所以只能让小儿子缠着了。再说了,那小子过的日子已经十分好了。他小时候,那每天吃都吃不饱。
他小儿子可是平日里除了暖衣饱饭,还能吃到糕点呢。
他觉得他们应该知足。
谁知道,大过年的,不但有银子赏,还给那外面大户人家都不好买的面包。
他可是知道,如今过年,那面包更是一个难求,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过年都是要有面包的。
自己吃,或者待客。谁家要是没有,那就是丢面子的事。
什么人家,那都是派着府里的仆从,从半夜就开始在菱记甜品店外排着队。
就等着天亮,店门一开,自己家能买到,足够过年的面包。
那刘姓仆从,真是万分感动。
想不到,自己一个下人,过年也能吃到贵人才能吃到的面包。
他此时无比感谢,当初杜家去选仆从的时候,选到他了。
……
今年过年,李月娘就盼着四儿子今年能回来。
只是一直没等着人回来,昨儿倒是收着了他的信。
只说今年过年是赶不回来了,他们游学的路线刚走了三分之一,大历朝的好山好水还有许多地方他还没去呢。他出来一趟,定是要好好都看上一遍的。
另外又说,他与师兄弟以及老师在一起,沿途也都很安全,让家里人不要担心,他过得很好。
一路钱财还很充足,花费也够。
又将家里人,从爹娘到兄长、弟弟,还有最疼爱的小妹,都问了一个遍,都道了新年好。
随着信的还有给众人的礼物,以及杜清安在四处搜集的特产,也都给爹娘、哥哥弟弟,还有妹妹寄了回来。
让家里人也都尝尝,其他各地的人文特产。
总之杜清安一封信,信纸都好几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表明杜清安虽然不回家,但是家里的人,他都是念着的。
李月娘看到这信,也没那么担心了,悬着的心也稍稍落下一些。
另一方面,看儿子真是不回来了过年了,她还是忍不住和杜老二吐槽。
“我看这孩子真是玩野了,以前去哪都不愿意去,懒洋洋的一个人。谁知道游学游的,都不知道回来了。”
杜老二倒是感觉还好,他捋着自己的胡子说:“孩子大了,也要出去见识一番。
再说,当时游学的时候就说是一两年的时间。这刚刚才一年,再游学一年也是值当的,只要不耽误了他科考就好。
另外他和他师兄弟还有老师都在一处,也不单单是去看大好河山。清安不是说了嘛,各个府城的书院他们到那里,都会与人家切磋一番学问,对孩子的学问也是有益处的。
他留在家里,也只是关在书房里读书,倒不如这样出去游学来的好。”
“你倒是越发的有道理了。”李月亮看着自己日渐稳重,养气功夫之深的相公,瞧着也越来越心宽体胖了。
杜老二这两年将酒楼的生意,放手交给杜永丰。平日里,就喜欢和宋玉临还有李文彦偶尔喝喝小酒、下棋聊天。
对于家里孩子的事,越发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生活越发乐呵,还蓄起了胡子,整个一心宽体胖的富家翁。要不是早些年军旅生活,如今也每天坚持着早晨打一通拳,估计小肚腩都要出来了。
李月娘倒不是不尊重儿子的意愿,像杜清安的事,她只是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