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依旧不苟言笑,可那对眼眸中,分明有亮光闪过。
而与她不同的是,斜前方的萧莹,在听见学正那句“收安易先生所荐”时,明显的肩头一颤。
即便,此前她入院后,已经隐约有所耳闻。
可当下还是受不住,又觉面皮上开始隐隐作疼。
她的座位在最前首,自然无法直接面对那么多的目光。
可当老学正的话落后,她便有些坐立难安的。
分明感觉到,四面八方的视线,仿佛刀子一般朝她射来。
不仅脸面,便是全身都有些难受起来。
垂于桌下的手紧紧攥住,死死咬紧牙关,才抑制住那股,想要拔腿而逃的冲动。
实属丢人丢面,仿佛脸上被人无声打了数掌。
之前在书院门口,本来跟随她的人就众多。
她当时一番话,说得多义正言辞,高高在上,如今便有多灰头土面,跌落在地。
她自己的话,如同那反胃的酸水一般,悉数撒到了她的身上,她的脸上。
明明还没有人说什么,她耳边好似已经听到了,无数的戏笑鄙夷。
颅内当即嗡嗡响,学正再开口说了什么,她脑中纷杂嗡嗡作响,什么话也听不清楚。
接下来,便是一通之乎者也的授课。
学正今日这堂课,主要给这些官家贵女们,讲解古乐之礼。
堂内,除了萧莹今日,有些心不在焉惶惶然外。
其余人,皆是凝神肃谨的,听着学正的授课。
不管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想要真正习得才学的。
可是眼看着统考在即,她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上课。
至少眼下是这样,皆是挺身竖耳,一副恭谨受教的端正模样。
“是矣,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
迁而不淫,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盛德之所同也。”注:出自《左传》季礼观周乐。
老者那整肃谨然的,浑厚嗓音传来耳室时。
小秋噔得坐正,不同于她人的低头接耳,谈笑私语,她竖起耳朵听得格外认真。
她从小上过私塾,但那已是格外久远的事情。
从未想到,竟有一日,能入这天下闻名的博闻书院来。
更是想都不敢想,此生会有机会,听到博闻书院的学正老师,亲口授习。
虽然不是当面授课,但是能够亲耳听到这些,已是莫大的幸事。
小秋心中激荡不已,肃脸恭谨,仔细认真的聆听着,那方传来的一言一字。
那模样,生怕漏了一星半点。
堂内,老者的授课之音,稍作停顿。
说完这些礼乐知识,那双依旧精炯的眼睛,忽的朝萧夏这边看来。
萧夏正听得认真,她神情严肃,态度端正严谨。
并没有因为,只是教习些乐理而怠慢。
霎时,察觉到有一束目光袭来,抬眼望去,却见老者隐含着笑意,褪去了投来的眸光。
转而继续道:“故,盛德难为,莫弃微乎。诸位虽贵为大家之女,亦要汲取四方之言,倾听百家之声耳。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注:谏逐客书 李斯
老者郎朗出声,似有徐徐善诱之态,然而相较于,之前的礼乐知识。
学正后面这番引申之言,众贵女却不似此前,听得那般认真恭谨。
萧夏在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言论时,脑海中突现起,那日余镇之外,所见流民的一番景象。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了,南国的君主,不能做到不却众庶。
竟使国内流民四起,当真是不能明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