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缘由,朱仲杰当然是清楚的,因为兵部之中的官员们进行评赏的时候,还要考虑非常多的人际关系。
比如这位游击是谁是谁的亲戚,这位把总是谁是谁的侄子,这位参将又是不是将门中人,另外还有些人会送上银两进行收买,所以若是交给他们,这评赏的时间绝对不会短。
可张煌言和顾炎武两人不一样,两人在朝中几乎没有任何的瓜葛,朝中大臣也没有任何的亲属,又背靠着镇国公这棵大树,办起事来,也不用顾虑什么,自然这效率也就提升起来了。
落座以后,小翠刚好端上了一壶贡茶碧螺春,茶香四溢,这品质绝对算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
“给两位大人也倒上,你俩先坐着品茶,本国公先看看。”
朱仲杰摆了摆手,便独自翻看起来。
张煌言和顾炎武两人的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这玩意要是流传到后世去,恐怕价值不菲吧。
朱仲杰翻开本子的第一眼,居然是这种想法,两人要是知道,估计会哭笑不得吧。
不过这么大一本,也不全是两人说些,其中三分之一五品官员以上的评定,都是两人经手的,而五品一下,便是下面的官员经手,不过两人也是会审查的。
而这次大胜,唐通,冷允登,孙文焕 ,鲁登,夏登仕,胡亮等关军将领都名列前茅,毕竟这次大胜,关军的功劳也不小。
而排在第二的,便是朱仲杰带去的三千京营兵了,其中又以张煌言,郑森,曹云蛟三人为首。
排在第三的便是四川的本土官员,例如曾英,杨展,王祥,于大海,李占春等将领。
而分别于武将的,便是那些川地文官们,其中陈士奇,龙文光,刘之渤,以及重庆府的那些知府,知县们,也都名在其中。
这些倒是没什么奇怪的, 倒是里面居然还出现了瑞王朱常浩,倒是让朱仲杰有些奇怪的。
“玄着,炎武啊,为何将这朱常浩放在了里面?”
早就想到了朱仲杰要问这个问题,张煌言赶紧放下手中的茶杯。
“国公,最近这藩王们已经开始逐步进京了,这朱常浩的事,多少会对 藩王们有所影响,所以属下觉得将瑞王移进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瑞王毕竟给朝廷捐了这么多银子,要是能够获得一些封地,也能体现朝廷的胸怀。”
这倒是朱仲杰没有想到的。
瑞王朱常浩上一次给陈士奇留下了百万巨款之后,听说是倾其所有了,整个人回去之后更是病倒了,这要是传出去,确实对这次坑蒙....不对,封国的事情有所影响。
朱仲杰想了想,便同意了张煌言的建议。
不过这上面也只是列明了这些将领们在大捷之中所立下的种种战功,至于如何封赏,上面也仅仅是一些建议,最后的落笔权,则在吏部和皇帝的手中。
朱仲杰并不想干预,不过对于其中几人的安排,朱仲杰倒是已经有了决定。
想到这里,朱仲杰直接拿来笔墨,在上面便标注了起来。
几乎所有的武将,都被朱仲杰所标注,因为朱仲杰对他们早就有了安排。
新军整编后,将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至于其他人,那就交给吏部决定了吧,毕竟是别人的活,朱仲杰一人给干了,人家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