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之后,便能够参加华夏大学的招生考试,也可以进入各职业学院学习专业的技能。
这项政令的发布,让华夏百姓一片欢腾,他们没有想到官府居然能够给他们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兴建大批学校了。
政令已经颁布,而且教育之事对于朱君洛来说刻不容缓,但是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建成学校。
原本各部官员都建议暂行现在的私塾教育,等学校建成后,再进行免费招生,一批一批招收学生。
而朱君洛却提出了一个临时的解决办法,便是先让各地政府官员找一些合适的住所,来临时充当教室。
等学校建成后,便直接搬到新学校。
如果要等到各地学校建成,全国要新建至少几千上万所学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但是朱君洛现在却不想再等,接下来大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有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能够早一日普及全民教育,便能早一步培养出大量的知识人才。
即使是年纪尚幼的学龄孩童,如果能够尽早接受教育,便能够出现更多的优秀人才。
更不用说遍布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和中学了。
在一年前,朱君洛在华夏光复的地区,按照美洲的经验,成立了大量的夜校,现在更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各地的夜校中学习。
最早参加夜校的那些华夏百姓,已经全部成为了各地工厂的主力军。
他们虽然不像华夏大学的学子们那样学识渊博,但起码的识文断字还是不在话下的。
也正是因为一年前各地到处都有的大量夜校,才让如今的华夏有了超过一千万的产业工人。
如今的华夏基本已经完成了工业体系的基础建设,而且不断地扩大规模,就是因为有了大批具备基础知识的工人。
如果当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现在的华夏工业体系建设很难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所以朱君洛对教育一事十分关注,不容有半点马虎,严令各地政府官员必须将教育当成重中之重。
朱君洛将教育的重要性向各部官员讲明后,所有人都非常赞同朱君洛所说,于是立即按照朱君洛的提议,向各地政府发文,三日内找到合适的场地。
至于这些学校所需要的大批老师,则根据教育程度的不同,分别安排知识水平不同的人才来任教。
启蒙教育只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即可担任小学老师。
而中学和职业学校,则由分布在各地的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任教。
虽然现在由于人才紧缺,不得不让这些人身兼数职。
但是只要时间安排合理,还是能够勉强周转开的。
这样一来,教育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可朱君洛却认为有教育总比没有强,依然要求各地政府坚定地实施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