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只要家中有子弟参军。
民政部门也会发给足额的功券。
这些功券可以用来兑换相应的土地。
每名参军的士兵,至少能够得到十亩土地。
如果这名士兵在战场上阵亡的话。
将会一次性得到50亩土地的抚恤。
并且一次性发放相当于这名士兵三年的军饷。
除此之外,家属每月都会得到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收入标准的养家费用。
而那些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的伤残老兵。
也会得到优厚的抚恤待遇。
标准和阵亡将士相差无几。
并且在龙城和新月城,建设有专门的荣军养老院。
用来专门照顾这些丧失行动能力的伤残士兵。
而对于战斗中受伤失去战斗能力的老兵。
也会给予相应的抚恤待遇。
并且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
安置在各行各业,以确保其生活保持较高的水平。
朱君洛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
来激发民众的参军热情。
除了对伤亡将士的抚恤。
军中的基层军官。
也是各地行政部门和各部基层官员的主要来源。
这些基层军官,年龄超过45岁。
就不再适合担任一线作战部队的基层军官。
便会被分派到各地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各部担任基层管理官员。
这样的军队安置政策。
不仅免去了军中将士的后顾之忧。
也极大的激发了军中将士作战和训练的热情。
因为在此时大明的军队中。
只有在作战中获得功勋。
或是在训练中拔得头筹。
才会有晋升的机会。
其余情况一律得不到晋升。
中元节结束后的几天里。
朱君洛依然在龙城各地体察民情。
七月十九大朝会。
各部官员和各地的行政长官介绍完各自的工作后。
朱君洛提议道:
“现在我方军队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军队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人。”
“而且这十万人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增加军队数量。”
“虽然我们已经将部队进行了整编,成立了龙卫军和虎卫军。”
“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行动中,经常会采用互不统属的部队参与作战。”
“尤其是战斗进入白热化时,各部军队会相互掺杂在一起。”
“这时,如何能够迅速组织起有效的作战力量至关重要。”
“我建议在军中实行军衔制度。”
朱君洛说完后,便让总参谋部宣读军衔制度的提案。
在军衔制度提案中。
分别制定了两套军衔方案。
一是军官的军衔。
共分为四等11级。
由低到高分为尉官、校官、将官、元帅。
尉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
校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
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
另外,还有元帅和大元帅。
而朱君洛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三军统帅,则不在此列。
按照现有的军队编制体系。
少尉将授予排长一级。
中尉则授予连长一级。
上尉授予副营长。
营长则授予少校军衔。
地方守备团团长或副旅长授予中校军衔。
旅指挥使授予上校军衔。
各卫总兵则授予少将军衔。
而像龙卫军和虎卫军的统领则授予中将军衔。
至于上将及元帅,大元帅的军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