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接过刘高递过来的圣旨,起身向刘高行了一礼:“多谢刘公公,还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刘高笑呵呵的应道:“嘉敏郡主客气了。这都是老奴该做的。”
锦瑟得了周沁的吩咐,从袖笼子里拿出一个荷包递给刘高:“刘总管,这个您拿着,喝点茶水。”
刘高推拒了一下,在锦瑟的坚持下还是收了,荷包拿到手里轻飘飘的,里面装的肯定是银票。
刘高更高兴了:“那咱家就不客气,厚着脸收下了。既然事情都办完了,咱家也该回宫向陛下复命了。”
“小乔子,你去送送刘总管。”开开吩咐道。
“是。”得了吩咐的小乔子,送乐呵呵的刘高出了周府。
出了周府,上了马车的刘高,打开荷包,抽出里面的银票,打开一看竟然是三百两。
不愧是能给陛下生儿育女的女人,这出手就是大方。
因为同样是颁圣旨,别的府上似乎都约定俗成了,只给三五十两银子的跑腿钱,极少有超过五十两的。
刘高又乐呵呵的把银票叠好,放进荷包,把荷包塞进袖笼里......
乐乐开心的跳到欢欢身边:“恭喜姐姐。”
欢欢也很高兴:“谢谢!”
在周围人的一声声恭喜中,欢欢走到周沁面前,流着泪对周沁说:“娘亲,谢谢!”
心里在说的感激,话到嘴边,只说出了一句谢谢。
她知道,如果不是娘亲收养她,她不会是太子,皇子,公主的姐姐。
如果不是娘亲收养她,她不会有进京的机会,更不能进宫和乐乐在一处生活,享受着和公主一样的待遇。
如果不是娘亲收养她,不会有她今天隆重的及笄礼。
如果不是娘亲收养她,她也不会被陛下封了郡主。
周沁拿出帕子给欢欢擦眼泪:“你这孩子,这是好事儿,你哭什么?”
欢欢哽咽道:“我这不是哭,我这是高兴,高兴的。”
人群后面的张本心,看到姐姐被封了郡主,心里也很高兴。
今年他本想回去太原府,参加乡试考举人的。
太子说他考上举人是没问题的,可是来年春的会试就把握不大了,要是考中同进士,就得不偿失了。
太子劝他再等三年,三年后,争取金榜题名。两个正教他的夫子也赞同太子的看法。
所以,姐姐,你再等我三年。三年后,我也可以成为你的依靠......
还有爹,三年后,我一定风风光光的接您进京享儿子的福......
接完圣旨,周沁还要去招待客人。
刚才还在办及笄礼的场地,现在已经摆好的宴席。
今天请的都是女宾,但一同在上书房读书的几个少年郎也来了——他们是陪皇子读书的,但也是欢欢的同窗。
他们由开开心心,张本心,周诚四人在旁的院子,单独招待。
女宾们,此刻都三五人一个小群体,正在聊着她们今日的主角。
“这沁夫人对这个养女可真好,这及笄礼办的这么隆重,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这是都来了吧?”
“可不是吗?我看就连楚王妃,襄王妃都是带着世子妃,和家里的嫡姑娘来的。”
“请梁王妃做正宾,楚王妃和襄王妃做宾客,可真是给她那个养女做脸。”
“我怎么听说,这次的宾客名单,都是太子殿下亲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