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明军的素质也下降得厉害,本该是精锐的京营出城,士兵一个个“皆流涕不敢前,诸将领亦相顾变色”。
拿到火器,缺乏训练的士兵往往见到烟尘就盲目射击,一个人的枪响后整队人就会把子弹胡乱倾斜殆尽。
当时的前膛火绳枪重复装填需要一分钟以上,这时间足够一公里外的骑兵冲到面前了,尚未完成再装填的士兵根本无法抵御冲击,而这些火器就会成为敌军的战利品。
明军在关外逐渐丧失了火器的优势,在松锦、广宁等战役中,明军火炮数量甚至不及后金军。
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后,明军在后金军营中发现了54门废弃火炮,很多是其在大凌城内缴获的明军装备。
李自成的部队到达北京城下时,“三大营兵不战而溃,枪炮皆为贼有,反用以攻城”。
自此,明初辉煌的火器部队已经成为一支士气低下、装备奇缺的败军。
在随后的中原逐鹿中,清军凡遇坚城厚垒,第一反应就是调“红衣炮”来,当年明军的守城大炮,此时成为清军的破城神器。
朱由检体会到这里想起来一个故事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时候,发现明朝在新疆的长城里遗存有一些开花炮弹。
左宗棠看到后大惊失色,原来明朝时候的炮弹居然比自己手中使用的西洋炮弹还要先进。左宗棠哀叹,满洲误我汉人三百年。
如果没有禁止,后世也不会遭受那么多欺负了。
此时徐光启看到皇帝在发呆。
他就说道:陛下臣认为,如今大凌城之战,明军想获胜,关键不在于西洋大炮,而是野战能胜。
凭城用炮非制胜之道,只能延缓失败,争取时间,已达到“兵力果集,器甲既精,度能必胜,然后与战”的目的。
否则只能被对方掐断交通线,所谓的坚城成为孤城,在敌人的长期围困中弹尽粮绝。
所以臣请陛下早日与之决战,万万不可在拖延。
要不然对我军非常不利。
朱由检笑着看了他一眼:“你说的没错,朕这次把所有军队都压上了。”
“就是为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