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急匆匆出门,找到了那个女子的居所,归来时有些失落,还有些失望,回到客栈便打包细软。
店家主事以为荆轲还在赌气便问:“客官是要走吗?”
荆轲气愤说:“当然要走,你莫不是还要拦我不成?”
店主人眉毛微扬不以为然说道:“客官要走便走,只是预付的店钱,我可还是一概不退。”
荆轲突然想到,自己的店钱还有剩余,索性便又将收拾好的包裹细软重新拆开,放归原处。
他心里想着,怎可便宜了别人?于是决定再多住几日,待店钱结清再说。
荆轲没有遇到漂亮的女子,但终于还是遇到有缘的人,那是来到赵国的第三个不速之客。
天下就是这么大,也是这么小。
他就是荆轲将要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他的名头很大,他是秦国的王,他是嬴政。
当然,现在的荆轲,不知他就是嬴政。
嬴政并不是孤身一人,他身后跟着一个白发苍苍,看似耄耋之年的老者,还有一个大约不惑之年、身材壮硕的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
老者是王翦,中年人是王贲,另外两个人是蒙恬和李信。
嬴政之所以将王翦父子一并带到了赵国都城,还有一番原由。
他想告诉这二人,赵国,他是非打不可的,而这父子二人,总是在明里暗里阻拦,那么,便让他们看一看赵国如今是怎样的境地。
嬴政来此之前,满满已经替他联络了赵国朝堂上的几个名人,嬴政来此便是想与他们谈一谈秦国和赵国,与他们谈一谈天下大势。
不知为何,那些名人都不曾来,也许是时机未到,嬴政也不心急。
百般无聊之中,好在有荆轲每日与店家主家的争吵用来解闷,久而久之,嬴政便觉得这个吵架的人颇有意思。
那人的想法颇为奇特,甚至于执拗。
嬴政不过是闲来无事,招呼过荆轲几次,荆轲便将嬴政当成了知心的朋友一样,倾吐自己的心事。
嬴政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很少会插话。
有一日荆轲与店家例行争吵一番后,坐在大堂饮酒润喉,嬴政也来喝茶,或许是醉意驱使,他竟对嬴政说:“不瞒你说,我要杀秦王。”
赵人都想杀秦王,这并非是不可思议的事,嬴政皱了皱眉问:“你为何要杀秦王,他似乎与你无冤无仇。”
荆轲摆摆手说:“杀人与冤仇无关,我杀他,只是为了追名逐利。”
即便是的确喜好功名,也很少有人会如此直接便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嬴政觉得有趣又问:“你既是为了名利而来,倘若秦王给你名利,你不杀他,他也不杀你,这不是更好吗?”
嬴政不动声色,荆轲摇头说:“天下间有比刺秦更大的功名吗?”
嬴政一想,的确如此,他狡黠一笑说:“你会死,死了还要功名何用?”
荆轲不以为然道:“我曾遇到一个人,他可以活,却有不得不死的理由,他的死,或许也是想证明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