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她是没有吃饱的,只是她知道不该贪心。
面对好心的馈赠,她既有分寸,也知满足。
方才听到的声音很温和,她能够感觉到对面的男子并无恶意,反倒是格外亲切和善。
她终于有勇气抬头看一看这个慷慨施舍的男子究竟生着一副什么模样,总觉这男子的声音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这更加加深了她的好奇。
她抬起头,先是一怔,而后漆黑的眸子里泪花蓦然闪动。
她看到了一张无比熟络的面庞,看到了一双无比亲切的狭长眼睛。
当看到这双眼睛时,她似乎看到了那年夏夜里的漫天星辰。
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容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她也终于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大成人。
或许,他已经忘记她了吧。
也对,即便她的容貌没有变化,现在这般邋遢肮脏的模样,他又怎会识得?
她心里无时无刻不惦念他,她从未想过能够再次见到他,更是从未想过能够在楚国见到他。
他只是一个过客,她本不该有任何的多余的眷恋,然而,他在她方懂人情世故之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像是冬季里的第一场雪,他是第一个在雪上踩上脚印的人,像是一张白色的绢布,他是第一个在绢布上书写第一笔的人。
他就像一个烙印一般,深深的烙在她尚且懵懂的心灵中,从此以后她看到所有男子都不如他,仿佛神圣一般,奠定了他在她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少女无声的哭了,徐福顿时不知所措,他听到少女口中委屈的叫了一声:“徐先生。”
徐先生?
这个声音太过熟悉了,有人称他“先生”,有人叫他徐福,然而称呼他为“徐先生”的人却很少。
只是一声称呼,他便听出了女孩语气里的尊敬,如同尊敬师长一般。
她是故人?
徐福心中疑惑着,仔细端详眼前的少女,她的面目虽已不可辨,但他还是记起那双明亮的眼睛。
“徐先生,我是月儿!先生可还记得我?”
少女激动而又带着某些期盼,徐福当然记得,那是他山下之后寄宿过的一户人家,家中有阿翁、阿婆带着小孙女,小女孩的名字叫月儿。
他还曾经说过,她的模样很像银月。
时隔多年,眼前的月儿眉眼虽然已经褪去了稚嫩,然而大致轮廓还依稀有些幼年时的样子。
长大的月儿,竟也有了些许幽若的风姿。
那时他在月儿家中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月儿聪明懂事,又聪明好学,熟记掌握了许多医理知识,是他行医治病时极得力的助手。
“月儿,你怎会在此,你的阿翁阿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