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为配合西路主力进攻,杨端和向西沿漳水南岸猛攻番吾,不下,而后西路主力大军败退,伐赵之战彻底宣告失败,杨端和退至邺城,预备撤军归秦时,忽然又接到嬴政授命,令其再度向赵国发起进攻。
在杨端和看来,秦军此前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都没能取得胜利,如今西路大军全军覆没,南路秦军自身难保,此时再主动进攻,实在是有些送羊入虎口的意思。
杨端和虽然不解,但君命难违,不得不又重新披挂上阵,随之而来的是韩、魏两国联军,这一次是韩、魏联合秦国,三国伐赵。
尽管是三国伐赵,但三国兵卒加起来还不如前次秦军伐赵的总数,赵国经历大战也有损伤,此战又是势均力敌。
漳水北岸,还留着扈辄此前为防备桓崎而修筑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没有在抵抗桓崎时发挥作用,但却在杨端和进攻番吾之时,发挥出了奇效。
如果不是漳水北岸的防御工事足够坚固,也许杨端和便能突过漳水与桓崎会师了,眼下杨端和又来攻番吾,李牧又以漳水北岸的坚固防御工事作为背后依托,使得杨端和初战便铩羽而归。
此后,双方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之中。
李牧这一次并不想像先前那般保守,他预备效仿徐福,在反复拉扯之中寻找机会,再全力出击,酣畅淋漓的与秦军打一仗。
赵国人骨子里便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李牧亦是如此,先前多有保守多是出于无奈,而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赵军面对阵邺城三国联军,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
正当李牧满心期待踌躇满志备战之时,秦军却偃旗息鼓、越发谨慎。
此次与前两次秦国伐赵的情形不同,秦军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似乎并未不打算急着进攻,魏、韩两国虽然派军与秦一同伐赵,却是止步漳水南岸畏缩不前,一味保存实力,谁都不肯率先发起进攻。
倘若是秦军一支孤军,倒也不足为惧,如今韩、魏两国的加入,使得李牧不能不重新进行战略部署。
李牧深知三国联军各有鬼胎,不可能同心同德,此战赵军在此情形下主动进行正面进攻,依然有把握获得胜利,然而损失惨重的胜利,对于赵国有害无利。
作为赵国的武安君,他的目光看到地方更远,他选择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因为赵国再也经不起一场大败了,如果能够稳中求胜,虽不能大胜,但也不会大败,如此最为稳妥。
自王翦伐赵攻取上党之地及周边赵城,赵国至今不曾停歇,赵国此时最需要休养生息,两军相持不下,李牧自知在此虚耗便是毫无意义。
当李牧确定三国联军没有进攻欲望时,在漳水停留月余之后,决定遣大部人马返回北郡,在他看来,北郡得失,更为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