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继续说道:“将军弃城,虽然打乱了秦国进攻赵国的计划,但仅仅是做短暂拖延,北路秦军情势不明,西路秦军蓄势待发,南路秦军据守距离邯郸近在咫尺的邺城,赵都依旧危险。”
李牧眉头深锁,如同山川纵横,他坚定说道:“牧希望一战,若能战胜秦军,便能度过此次危机,未来赵国也能得到更多的喘息之机。”
战胜自然是好的,若战不胜呢?
此番弃城,即是为战不胜而做的准备。
“以先生之见,秦国接下来又当如何?”
李牧心中再无顾忌,虚心请教徐福,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前的赵国不容有丝毫的闪失,否则赵国都将面临亡国的危险,他一人救不了赵国,但多一人为赵国谋略,便多一丝胜利的希望。
徐福说:“秦国前策是图谋已久,当前虽然已然行不通,但是秦国首先伐赵之心依然强烈,秦国还是会集中力量攻伐赵国,将军麾下边军未显行踪,秦国进攻赵国有所忌惮,因而不会拼尽全力,也许会尝试和试探从其他地方对赵国进行攻伐,如果这试探性的进攻奏效,那么便会一鼓作气,然而如果赵国能够打退秦国这一次或者两次的试探性进攻,秦国或许就改变了首先伐赵的想法,赵国会很可能能够获得一两年休养生息的时间。”
徐福说到此处,不自觉叹了口气道:“万事不能周全,时局难料,人心亦是难料。”
徐福叹气是与此无关,而是想起秦国之事难为,叹自己费尽心思,依然不能让嬴政明白自己的心意。
嬴政一定明白他的用意,但是明白并不代表一定认同。
嬴政自齐国返回秦国后的那些时日里,失去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东西,这诸多的得与失,造就了现在的嬴政。
李牧宽慰说:“先生不必叹气,事在人为,问心无愧便好。
徐福笑道:“事在人为,问心无愧,这很好。”
……
咸阳城王宫的深墙大院之中,黑色的旌旗、黑色的幡帏、黑色的地砖、黑色的栏杆、黑色的泥瓦屋檐……
玄色装饰下的秦国王宫依旧沉重严肃而无生气,嬴政一人独自在大殿之中徘徊思索,等待他解答的问题有很多。
偌大的大殿空空荡荡只有他一个人,点了几盏烛火,这昏暗的烛光远远不足以驱逐整个大殿的黑暗,大殿中阴冷黑暗如同嬴政此时的内心,阴沉无光的角落最容易滋生腐败恶臭。
自赵璃儿因秦伐赵之事与他彻底决裂,他便将自己锁在了深宫之中,较之先前更是孤僻阴沉。
这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理解他,甚至就连赵璃儿也不理解他的难为。
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放弃了什么,在那些人朝堂上的大臣看来,他不过是放弃了一个女子而已。
珍贵的东西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不同,有人珍惜金玉、有人珍惜花鸟、有人珍惜情谊……
为何这天下有这么多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喜好,去定义别人的喜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