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到了老农的村庄,那是方圆百里唯一还有人烟的地方。
不大不小约有几十户人家,那老农依旧在村口。
再次看到徐福和琳琅二人时老农有些得意,他料到这两个年轻后生肯定会折返回来的。
徐福和琳琅来到老农面前,还是前日那般问:“老伯,可否给我二人一碗水喝?”
老农像前日初次见面一样给两个人倒了水,二人喝了水便坐下来。
“你们两个后生,当真是不知好歹,那战场哪是随便去看的,弄不好小命都要搭在那,前方道路已封,你过不去,我在此等了两天了,怕你们当真不肯回来!”
“多谢老伯担心了。”
徐福听了心中感动,不过是萍水相逢便能如此对待,自是感激。
老农摆手说:“出门在外不容易,二位若是信得过,且随我来,家中备了饭食,先吃饱了再说。”
老农一生看过多少人,他哪里不知这两人还有警惕,当下也就挑明了说。
徐福琳琅二人尴尬一笑,琳琅则是在徐福身后拽了拽徐福的衣襟,在徐福耳边悄悄说了句:“去吧,我饿了!”
琳琅其实不饿,只是她害怕徐福再拒绝老农的邀请,这方圆百里人迹不多,只有这一处不大的村庄,若是错过了便又得露宿荒野。
徐福明白琳琅的意思,谢过老农后,跟随去了他家中。
此时夜色逐渐降临,深一脚浅一脚跟着,很快就进入村庄,来到了老农的小院前。
老农有破旧茅屋三间,外间泥土坯围着墙头低矮的小院,地方不大,进了院门看可看到内里大门敞开的中堂,只不过隔得远了,天色又暗,只看到些深深浅浅的模糊轮廓。
距离小院还有几十步,老农就迫不及待吆喝了一声:“老婆子,有客人来喽!”
屋子里亮起一盏油灯,灯火幽暗,不多不少,刚刚足够照亮半间中堂。
一个人影循着光线照射的方向窜了出来,扑进老农的怀里,像是一头惊慌失措撞进猎人怀里的小鹿。
那是一个女童,扎着两个翘辫,皮肤显得稍稍偏黑,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看模样六七岁的样子,很是俏皮可爱。
女童这般活泼,琳琅是喜欢极了,她眨着眼睛友善的看着她,女童也眨着水灵的大眼睛看着她。
大眼对小眼,似乎是在比谁的眼睛更大。
其实她们的眼睛都很大,如果认真比较,琳琅的眼睛还是更大一些,但小女孩年岁小,等她长到琳琅这个年岁,或许琳琅就比不过了。
老农呵呵的笑着说道:“这是我的小孙女,名字叫个小月儿。”
“小月儿,这名字真是好听!”琳琅很是兴奋,她最是喜欢孩子。
听到有人夸赞,小月儿也开心的笑起来,她不怕生人,这或许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徐福看着这个女童,突然想起陈先生家的银月。
女童的面庞很像银月,而且就连名字都那样相像。
时过境迁,如今看到她,徐福竟然恍惚有种回到了医馆的错觉。
这个小院也很像医馆的布局,那是他曾经的家,存着许多美好的记忆。
“阿翁,阿翁,你怎的才回来呀?月儿的肚子饿了。”女孩撇着嘴跟爷爷撒娇。
老农一把将孙女儿抱在怀里,摸了摸她的额头,看起来很是宠溺,他安抚她说道:“你看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等客人呀。”
小女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也不哭也不闹,乖巧懂事。
“你去扶阿婆过来吃饭吧。”
小丫头开心的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往内屋去了。
交代完孙女,老农进进出出开始准备饭菜,徐福和琳琅客随主便,在堂屋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他们打量了一下屋子,虽然简陋,却很干净,想来日子过得尚且安稳,只是老农还没进门就叫的婆子,他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让他们感到奇怪。
老农端来饭菜,有几张面饼,三两碟当季的蔬菜,竟然还有一盆鸡肉汤,肉香四溢。
老农热情招呼说:“二位一路风尘,想必是饿坏了,快动筷吧!”
徐福自幼贫苦,深知农户生活不易,如此恐怕是老农能够拿出的最好的吃食了,一时间他竟然不忍下口。
琳琅也十分懂事,她从包裹中拿出一些圆钱和刀币,悄悄的放在了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她没有告诉老农,怕是说出来,老农就不肯要了。
这个时候徐福还是没有动,因为这家里还有一个人没到,来者是客,总是要等主人到才好。
门口小月儿正扶着一个老妇慢悠悠的走着,老妇两鬓斑白,身形佝偻,想来是身体不好,不停的咳嗽,走路也一步一摇。
徐福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从他的方向看过去,这婆婆竟是跟徐婆婆生的有几分相似的。
“两位小兄弟,这是我家老妻,我这老妻患病多年了,眼睛也看不清了,还请不要介意。”
老农局促不安的说,他似乎担心徐福和琳琅会嫌弃一般。
“老伯说的哪里话。”
徐福起身,而琳琅也早早起身离开座席,去帮助小月儿一同搀扶那老妇。
老妇看不见,只是客气的点头问候二人,此时主人客人全都齐了。
几人围坐开始吃饭,摇曳的灯火,可口的饭菜,又让徐福想起小时候,顿觉温暖。
琳琅的感觉就更不一般,她自幼长在深宫,衣食住行尽善尽美,少有吃到农家饭菜,只是徐福为她做过,但在山上时就两个人,现在是一家子,感觉大有不同。
小月儿没有上桌,老农只是夹了两块肉给她,她便兴高采烈的跑开了,她端着饭碗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吃的津津有味。
对于她的家庭来说,能够勉强温饱已是幸事,若不是这两位客人到来,她一年到头恐怕也沾不到半点荤腥。
琳琅便端着饭碗陪着小月儿一起去了,她们说了些话,看起来聊的还挺投机。
老妇看不见,但是老农在旁照应,她也不随意动手,徐福陪着老农在桌上吃饭,他问起老农说:“老伯日子过得还好吧,我看此地但是田地皆有耕种,百姓也未曾流离。”
“还好还好,幸得咱们有一位好都守,咱这里靠近边境,虽说近些年附近常有征战,但燕军从无踏足此地,老百姓交了公粮还能余下一些,再种些菜,勉强对付也够养活一家老小!”
徐福心下疑惑,齐国五都,军政大事都由都守主持,听老农这样说来,当地主持军政大事的主官应该是个贤才才是。
边境战火不断,能让百姓吃饱穿暖,不流离失所,地方主官多多少少该是有些本事。
怪就怪在这里,今日战场,那带兵的人该是不懂军事的,若都守是贤能,又怎会任用这样的人呢?
也仅仅是奇怪,眼下也不打算多加追问,况且老农也并非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