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红唇微展开。
清澈的双眸,凝望着徐雷。
整个人看似纹丝不动,但脑子里早已一片浆糊。
仿佛有无数的声音,在不停的说话。
“天啊!我居然能这么近距离的,看到活的徐雷!活的龙国首富!”
“虽然早就知道他年轻有为、英俊潇洒,但没想到近距离细看,更显风度翩翩、气质脱俗呀!”
“有一句古话怎么说来着?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对对对,就这一句,真是对他的完美写照呀!”
……
曾有人说。
哪个少男不多情?
哪个少女不怀春?
黄希虽然心思单纯、为人正直,是一个有点傻白甜的女记者。
但是她毕竟是一个非常年轻,从未谈过恋爱的女孩。
在这个年代,看偶像剧、读言情小说,是非常流行之事。
而读书越多,往往越会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幻想。
黄希就曾不止一次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以前总是模模糊糊,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如今。
近距离的看到徐雷。
黄希芳心大乱。
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白马王子吗?
然而……
在这人来人往的机场航站楼出发大厅内。
在这众多大人物还在旁边,不少媒体记者翘首以盼的时候。
大家怎么可能会一直让黄希,像是犯花痴似的,愣着一动不动呢?
尤其是叫他过来的谭耀霖。
见黄希愣着一声不吭,仿佛变成了一尊雕像。
顺着她视线,看了一眼徐雷后,又看了看黄希的记者证。
谭耀霖忍不住笑了。
“黄希,我记得你是绿藤广播电视台《探寻真相》栏目的吧?”
谭耀霖故意说话很大声。
正发呆的黄希,听到谭耀霖的说话声,急忙点头。
“是是是,是我。”
谭耀霖微笑道:“你是个很出色的记者,我看过你跟踪报道绿藤安隆建筑工程老板的儿子,酒后和朋友打架一事。”
“这件事牵扯出了咱们中江省有史以来,建筑工程领域最大的一起贪污窝案,你能顶住压力做出精彩报道,非常的了不起!”
黄希欣喜不已。
没想到自己的报道,竟然得到了整个中江省,最有权力的谭耀霖书纪褒奖。
“谢谢谭书纪的表扬,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而已。”
谭耀霖笑呵呵的说道:“身为记者,能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已经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品质。”
“对了,我之前看你激动得很,像是有很多话要向徐总提问,现在机会给到你了,赶紧问吧!”
黄希俏脸一红。
仿佛小心思被看透了似的。
怯怯的看了一眼徐雷后,轻抿红唇。
“徐总,很多人都很好奇,你为什么会采用成立私募基金的方式,对汽车行业进行投资,而不是成立一家投资公司?”
徐雷微微一笑。
“其实这两者之间,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吧?都是替人投资赚钱,只不过私募基金的监管相对更宽松一些,自由度比较高。”
黄希一怔。
心里暗想,这就完了吗?
自己好不容易才有提问的机会。
提出了问题,徐雷也做出了解答。
可惜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其实私募基金是什么东西,黄希也有过一定了解。
与普通老百姓可以参与购买,面向社会公众推广发售的公募基金不同。
私募基金,只面向少部分实力雄厚的投资者。
而且黄希早就打听过了。
徐雷成立的私募基金,主要从事长期性的风险投资,盈利模式注定了普通人根本无法参与。
它是对汽车行业领域里正处于发展起步、业务扩张等关键阶段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增值服务。
等企业发展壮大后,在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之时,卖掉持有的股权撤出投资,从而取得高额投资回报。
这样的投资盈利模式,很显然风险性很大、投资回报也难以估算。
普通人通过证券机构买公募基金,肯定是希望越快赚钱,赚得越多越好,亏百分之几,他们都会肉痛。
而徐雷的这支私募基金则不一样了。
玩的是风险投资,风险越大,自然收益越大。
是去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发展
首先。
需要从众多中小企业里,甄别出有发展前途和投资潜力的。
光是这一点,就很考验投资人的战略眼光。
万一看走眼了,投资的企业没发展起来,反而破产倒闭。
投入的大量资金,就像是打了水漂。
其次。
既然是中小企业,那资金、技术、市场、背景等各方面,自然都不太行。
要想获得足够高的投资回报,显然不光是砸钱解决资金不足,还得在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提供帮助。
因而要是没点足够强大的专业实力和人脉关系,很难帮助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最后。
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
而玩风险投资,显然风险更是很大。
也许一开始很看好的投资对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其发展成长。
结果耗费了很多年,却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没有盈利可观、没有市值暴增、没有成功上市……
甚至有可能,因为政策变了、行情变了,寄予厚望的投资对象,没能一飞冲天,反而濒临破产。
总之。
成立私募基金,玩风险投资,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敢玩也能玩得起的。
即便有头脑、有想法,也有能力,也不见得有人愿意投钱。
就像龙国汽车工业发展投资基金。
要不是因为有徐雷牵头,又由他全权负责。
那些身价不菲的亿万富豪们,又怎么可能会放心大胆的豪掷千金?
当然。
黄希也很清楚,风险越大,回报也有可能越大。
今天上午,徐雷就和四十六家企业签署了投资协议,总投资额高达百亿。
以其中一家企业绿藤市德宁新能源科技为例。
这家主要研究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目前规模还比较小,产品也不算有多先进,科研花销却很大。
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公司恐怕很难发展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因为资金断裂,而破产倒闭了。
为了让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创始团队便让徐雷的私募基金投资入股,从而获得发展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徐雷将该公司估值为一个亿,投资四千万元,获得了公司40%的股权。
假如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一年后有其他投资机构看好该公司,想要投资入股,并且估值五亿之时。
那么徐雷的私募基金,所持有的股权,就相当于价值两亿了,真要转手卖掉,投资毛利润就高达一亿五千万。
不过以徐雷的胆识和魄力。
既然敢于投资,那么他显然不可能,就只是为了赚取一点‘蝇头小利’。
所有人其实都很清楚,徐雷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众多在各自细分领域,拥有极强实力的上市公司。
想想看。
要是几千万投资入股的企业,三五年后竟然成功上市,拥有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市值,那得赚多少?
光是一家成功培育出一家上市公司,都能赚不少钱了。
要是培育出了几十家、几百家……
这简直难以想象会赚到多少钱。
很显然。
李佳辰、何宏淼、霍庭正等亿万富豪,赌的就是这一点。
他们相信徐雷,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巨额回报。
为此,他们愿意豪掷千金,也愿意花时间等。
“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徐雷的询问声,再一次拉回了黄希的思绪。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黄希怎么老是盯着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