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第771章 朕为皇帝,一言九鼎

效果也是很明显。

“战!”

“战!”

“战!”

听到关宁的话,有一小部分人开始大吼,随之全军所有将士们都高声呐喊,响彻云霄!

这次的胜利,让他们无所畏惧,战意高昂。

未来将会有一天,在陛下的带领下,主动出击,主动寻战,那会是多么的豪迈。

全军的战意被激发了起来。

是胜利了。

但不能松懈。

被动迎战已经胜利。

他们将有了更大的目标!

关宁很满意。

良久,呼声才是停止。

关宁又开口道:“朕曾言明,生前有功,死后有名。”

“此言不虚,战死之人会入忠烈祠,其战功会有人记载,接受后人敬仰,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士兵都不会遗漏。”

众将士听之,再度震动。

对他们来说,死并不可怕。

他们害怕的是,死不能其所。

在战场上,一个人的性命微不足道,死了不过是一具尸体,最多就是在战后统一收尸,统一处理。

进忠烈祠,记录功绩,接受后人敬仰,何曾想过会有这般待遇?

“这不是虚言!”

关宁开口道:“每一个士兵在兵部都有明确记录的籍贯姓名,在其战死后,会有专员寻至户籍,家中所在,宣扬其功名,并会把抚恤金交至遗留的亲人手中!”

话音落下,过了一会。

便有一片片惊疑之声响起。

亲自回到原籍宣扬功绩。

这是多大的荣誉。

村里的人也不会再说,谁家谁家的儿子白死了。

他们会知道不是白死,是为国捐躯,是光荣战死。

这可是天壤之别。

而且还会把抚恤金,交至遗留亲属手中。

这是让他们死后有了保障!

“战死的将士们,皆为忠烈英雄之家!”

关宁又大声道:“所在的家中会享受相应的免除赋税的待遇。”

“全军入籍的所有将士们都享受同等待遇,当兵是为国而战,就义是为国捐躯,该有这些殊荣!”

整个场中都出现了短暂的沉寂,随之便有欢呼如海啸般席卷而来。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高声震耳,比之前更甚。

对士兵们特权待遇的标准一直未定,而今终于明确了。

这在前朝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编入军籍,意为士兵们将成为正式的职业,并享受到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太让人震惊了。

关宁大声道:“朕为皇帝,一言九鼎!”

“陛下万岁!”

高呼声再起。

这就是关宁的目的,他要当兵成为一种荣耀之事,不会有那么大的负担。

在征兵时,能够积极应征。

在作战时,能义无反顾,没有后顾之忧!

这才是强军的根本!

良久,呼声停止。

关宁又开口道:“赏罚分明,是朕应做之事,因而朕决定为此次战争中,英勇作战的将士们受勋!”

“首授勋者为破军特战队!”

Ps:结婚第一年,要走亲戚等各种事情太多,希望大家能理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安西兵日记
安西兵日记
梦回大唐,这里没有魔法斗气,没有大炮火枪,没有天下无敌,没有天才先知。这里的人有生老病死,会流血受伤,会愚蠢犯错,会无奈彷徨,这里有热血的兄弟,也有儿女情长,有故土的牵挂,也有真实的沙场……
凡秀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苏辰来到三国时代,正准备大展宏图和刘备曹操等诸侯争夺天下,结果一打听才发现这里是三国末期,刘备曹操吕布等人已经全部挂了,天下也即将一统。苏辰正琢磨着是不是要投奔司马老贼,结果被抓了,理由是他苏辰冒充诸葛丞相!
又长了一岁
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无系统!不穿越!五重身份的王牌特工:徐来]一九三七年的四月,徐来带着任务回到上海这座不夜城,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报贩子,在同志眼里,他是一个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大汉奸……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肩负着五重身份。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身手,他在上海沦为“孤岛”时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一把利刃插在敌人的心脏部位,他炸日寇军火库,与日寇们斗智斗勇,并默默无闻地潜伏在日寇的核心机构,为党提供着几可力挽狂
会游泳的小龙虾
抗日:大将之路
抗日:大将之路
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华夏就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在楚雄看来,倭寇就是那一只自不量力的苍蝇,是他们呼醒了东方这头睡狮!这是一部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的抗战题材剧,抗战是千千万万人的事,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敌后游击战的核心就是唤醒民众,武装民众,当千千万万的民众被唤醒、被武装起来后,十万青年十万兵!
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富二代陆杨一觉醒来,成了老陆家的心肝小儿子。这小儿子身为读书人,却自私自利,无视家里人的付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陆杨身为咸鱼,良心不多,却也懂谁对自己好。他把咸鱼梦压在心里,努力考科举,争取早日做条大咸鱼。多年后。皇上看着比自己过得还潇洒自在的臣子,幽幽道:“爱卿才华横溢,还是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天赋,朕听说胡人那边的道路特别平整,你看?”陆杨:臣已经让人去安排了。皇上:爱卿你走一趟,不然朕不放
一只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