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第740章 失态的梁武帝

可以现在边境所存兵力,调回五十万兵力,可能便所胜无多,也就是说,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攻康的能力……

他所想的两头开花并不能实现,反而元武帝的计谋大获成功。

选择又到了他的面前。

是继续攻战,还是顾及国内?

不对。

按照旨意传送的速度,这个时候边境守军,可能都已经收到调兵回防的旨意……

攻打大康已经无法做到,付出那么多都成了无用功。

“啊!”

想到这里,朱温发出一声愤怒的低吼,将手里的密信撕成了粉碎。

不是他沉不住气。

为了这场攻战,梁国付出了太多。

先期投入七十万兵力,后又加派五十万兵力,总计一百二十万。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正规军。

另又动用三十余万民夫及相应数量的车马运送补给。

还有这期间消耗的军需粮草等都是巨量。

付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可却没有得到任何战果,反而损失惨重?

这种结果,换谁都无法接受?

朱温突然如此,让所有朝臣都吓了一跳。

他们都明白。

能让陛下如此失态,一定是折损到很大的程度。

殿内一片沉寂。

刚才欢愉的气氛消散全无。

谁都不敢说话,安静的掉根针都似能听到。

朱温手紧扣在龙椅的扶手上,面色阴沉到了极点。

还有机会!

就算兵力折损很大,但比之大康依旧有所超过。

他们一定会发愤图强,在此期间击垮敌军!

对!

还有机会!

朱温心想着。

我梁军一定能够得胜,一定能……

他在内心呐喊着。

而此刻。

远在大康源州境内的戎城正爆发着激烈的战斗。

自从上次计谋得成,火烧梁军之后,康军就进行了战略性撤退。

策略计谋已经用尽。

相信经历过屡次失败的梁军一定会有很强的警惕性,因而战争也回归到了最原始的状态。

撤退,只是离开边境空旷地域,依托城池进行坚守。

戎城是一座边境城池。

也是康军设立的底线所在。

再往后退,就会有去年刚开垦出来的农田,而今正值春季,已经准备春耕。

若受战争侵袭,之前的辛苦付出就白费了。

而且也不能影响到城民百姓的正常生活,所以便选在这里,也成为了主战场……

“杀!”

“杀啊!”

城外有着大量的梁军士兵冲锋呐喊着,声势震天,近乎疯狂。

他们冲到了城下。

同时数十架云梯搭在城墙上,然后便开始不顾一切的向上攀爬。

在城墙上的康军想尽办法阻止,将梯子掀翻,或者投掷重物等。

有士兵掉了下来,但很快有后继者继续攀,他们不畏死亡,一往无前,冲上城墙就是唯一目标。

同时在城下,还有众多士兵用制作简陋的冲撞车撞击着摇摇欲坠的城门。

梁军士兵给人一种疯狂之感,散发着浓浓的战意,他们的胳膊上都绑着白布。

这是在祭奠曾经的主帅杨师厚。

他们是哀兵。

他们绝意不破敌国,誓不还都。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大将之路
抗日:大将之路
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华夏就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在楚雄看来,倭寇就是那一只自不量力的苍蝇,是他们呼醒了东方这头睡狮!这是一部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的抗战题材剧,抗战是千千万万人的事,没有系统、没有李云龙,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敌后游击战的核心就是唤醒民众,武装民众,当千千万万的民众被唤醒、被武装起来后,十万青年十万兵!
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富二代陆杨一觉醒来,成了老陆家的心肝小儿子。这小儿子身为读书人,却自私自利,无视家里人的付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陆杨身为咸鱼,良心不多,却也懂谁对自己好。他把咸鱼梦压在心里,努力考科举,争取早日做条大咸鱼。多年后。皇上看着比自己过得还潇洒自在的臣子,幽幽道:“爱卿才华横溢,还是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天赋,朕听说胡人那边的道路特别平整,你看?”陆杨:臣已经让人去安排了。皇上:爱卿你走一趟,不然朕不放
一只绿耳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什么,刘博源又斩获了鞑子首级!”威武堡千户李耀满脸惊讶。延绥巡抚陈奇瑜:“刘千户,此次围剿流贼,还望能鼎力相助!”清兵入关,“快去请镇国将军进京勤王!”崇祯坐在龙椅上大声惊呼。
老牛俊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气,想趁火打劫。强迫李二出嫁14岁的长乐公主,否则攻打大唐,民不聊生!李二正要忍辱负重,答应突厥使者要求时。一声怒斥从堂下响起:“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看着说话之人,正是一直默默无闻的蜀王李恪。所有人都愣住了…
回家种地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穿越第一天,他被人诬陷,即将丢掉世子之位!穿越第一月,他练成绝世秘籍,一统江湖!穿越第一年,他起兵谋反推翻昏君统治!穿越第十年,他统一天下,成为千古一帝!
燕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