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县试录取人数为五十至六十人,而大南朝为保证功名的难得,录取人数为二十至三十。
县试每年参考人数不等,但一般为三百余人,年龄十多岁至四十不等,本朝要求童生试参考年龄不超过不惑之年。
所以这县试录取比例为十余人取一,可见竞争之残酷。
而县试通过者,还需通过府试才可取得童生的功名。
府试为知府举办的科考,一个府城一般有五至十个县城,通过县试者又取二十至三十人。
所以想要取得童生功名,基本是五十以上取一。
许行丰想在十岁便取得童生功名,可谓难如登天,这也是为什么吴夫子希望他再多等两年的原因。
不管如何,许行丰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决定备考来年二月的县试,就不应该气馁。
许行丰向来不是个多想,庸人自扰的人,他知道自己最薄弱的点还是时务策,因此每日便自己写一篇时务策,然后找吴夫子给自己点评改进。
小姑和堂姐两人知道了许行丰要参加来年县试,都或多或少猜到了是因为她们的缘故,心里感动。
两人在读书上帮不了什么忙,便变着法子的给许行丰补身子。
之前许行丰和许发运两人都是带食盒到学堂,现在都是小姑和堂姐两人一起将饭菜做好了送来学堂,然后让许发运到学堂门口取。
两人是用了心的,每餐荤素搭配,这让学堂其他学子羡慕不已,都说许行丰和许发运太有口福了。
许行丰本来是不同意送饭的,觉得太过麻烦了些,但后面突然想到,小姑和堂姐想找读书人,这学堂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也是怪他魔怔了,居然忘记了这一群的上佳的选择,只想着远处,忘记了近处,自己学堂里的甲班与乙班的同窗都是单身汉呀。
因此许行丰叮嘱自己小姑和堂姐摆盘好看些,然后吃饭时有意无意地提及说是自己小姑和堂姐做的。
这男女之间永远都是从好奇开始的,许行丰提得多了,学堂里的学子也都好奇起来这许行丰天天夸的小姑和堂姐来。
识字,又做得一手好菜,把学堂部分学子的心勾得不行,当然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心思藏得很好。
生怕被许发运知道了,自己小命不保,至于许行丰,他们自动忽略,觉得许行丰这般小,于情爱一事肯定什么都不懂。
殊不知他们就是许行丰陷阱里的猎物,许行丰这个猎人早就把他们看得透透的了。
这甲乙两班与小姑和堂姐年龄合适的总共有七人。
这七人许行丰都熟得很,既然是给小姑与堂姐找夫婿,他自然是把家庭状况都七拐八弯的弄得门清了。
这其中有三人许行丰是觉得不行的,一人是现在甲班的师兄柳知源,他是靠着寡母刺绣供养着读书的,按道理他应该更加心疼自己母亲才是。
但许行丰有一次无意间碰到柳知源母亲来给他送饭,他颇生气,叫母亲以后不要来了,推搡着让母亲回去。
许行丰明明显显的看出了他眉眼中的嫌弃,这种人许行丰平时都离得远远的,又怎么可能让他成为自己小姑父或者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