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零:东北风云
- (无系统,热血年代!偏真实!这是种田文!)1988年,李明宇和他的兄弟们意气风发的离开了校园。他们本有着大好的前程,却因为一些无法避免的冲突最后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年少轻狂,命运无常。男儿的胸中藏着一个义字,却道悲凉!在情理与法理中间夹杂着“兄弟”二字。他的半生充满传奇。在这个充满抗争精神的九零年代,兄弟们齐心协力,走过这段江湖路。最后他成了名震东北的江湖大哥,世人却不知,他本不愿如此,一切都是被人
- 梧遥
“你说的也有道理。”苏兴民点点头,“可要怎么做?厂里想了很多办法,找人,找关系,找门路,甚至愿意将价钱压一压,给回扣,可仍旧没什么用,厂里现在库房里积压着将近1,000万瓶的汽水。”
陆浩心思飞快的转着。
1,000万瓶,要是能全部承包下来,而且再压一压成本价,利润达到100%,也就是说两毛钱一瓶的汽水,每瓶能赚到一毛钱,1000万瓶,毛利就是100万!
这不是小数目,能够盖两栋比较漂亮的员工宿舍楼了。
而且,真要承包下宏远汽水厂的汽水销售,肯定不止卖1000万瓶汽水!
有搞头!
他笑意更浓了。
刘昌平叹了一口气,“咱们厂一共有8条生产线,数量多,可质量不怎么样,设备都比较落后,每条生产线的年产汽水量才500万瓶,总的年产汽水量是4,000万瓶,别人进口的汽水生产线,一条的年产量差不多就有这么多。”
他看着陆浩,很是感叹,“你要能够将这些汽水卖出去,那就是宏远饮料厂的救命恩人,好多员工还指望着厂里给发工资,要是厂子没了,他们也没有好的去处。”
厂里的员工只会做汽水,江城却又有这么多汽水厂,已经形成了拥挤,别的汽水厂很难再继续招工。
户口限制的厉害,去别的城市就连口粮关系都得转,更别谈其它的一些限制,多数人只能在江城讨生活。
厂垮了,这些员工面临的结局就是下岗,内退。
救活宏远饮料厂就是给里面的职工一条生路,间接等于挽救数百个家庭。
刘昌平看着陆浩,他很好奇这年轻人到底有什么主意,能够让饮料厂起死回生,能够找到什么销路。
不过他心里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陆浩会说,毕竟这样一个法子肯定很值钱。
但陆浩却直接说出了方法,“不用找关系,也不用找什么门路,咱们还得是从营销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可以用抽奖的办法来刺激顾客的购买念头。”
没有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很难理解这会儿的人对抽奖的热情。
真的是万人空巷。
菜市场的抽奖活动就是一个明证。
一场抽奖活动很可能会搞成一场盛会,比过年那会还要热闹,边上甚至会有小摊贩售卖一些零食。
造成这个现象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这会儿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型抽奖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盛大的娱乐活动,人都喜欢热闹,抽奖的地方往往都很热闹。
再一个,这会儿的普通老百姓对抽奖套路还不了解,各种坑人的手段都不熟悉,都很单纯。
最后一个,大家都穷怕了,迫切的想要一个致富的法子,哪怕只是抽一件物品,自行车,录音机,或者彩电,给家里添加一份不错的东西也非常高兴。
几种原因综合在一起,稍微大一点的抽奖活动比农村看戏还热闹!
看戏搭舞台,附近几个村,甚至十好几里外的人都跑过来看,自备干粮,电筒,晚上唱戏完了再抹黑回去。
有些抽奖活动同样如此,搭台子,奖品往上一摆,弄一排的抽奖窗口,热闹得不得了!
大人在前面抽,小孩子在地上捡扔掉的抽奖券!
有幸运的孩子,能捡到一两张被误扔的中奖券!
不过陆浩说的抽奖跟菜市场的那种抽奖不一样,有点区别。
“抽奖?难不成是买多少瓶汽水,就送一个抽奖券?”刘昌平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