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对于各藩王来说就很不开心,他们从朱元璋那里讨了个封地,养了些仆人,每年再从朝廷中央领上补助,日子简直不要太好。
现在被朱允炆这样一搞,自己虽说没了私兵,又减了仆从,可说到底还是藩王,家大业大,日子还是不错的。
头疼的是这份家业传不下去。咱们中国人本就注重传承,都希望自己辛苦挣下的家业有人继承。
现在自己的儿子除了土地还在,其他都没了,这不就成了典型的大地主了嘛。
后辈儿孙争气还好说,起码富贵尚在。要是遇到不争气的败家子,不出两代人,这份家业就没了,到时候穷的要饭都有可能。
相比于藩王的不乐意,藩王世子们简直就是欲哭无泪。好端端的人上人,竟然到自己这就没了。
以前地方上的官员哪个见了自己不得恭恭敬敬行礼,逢年过节礼物都收不完,平日里为个非、作个歹,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无人敢管。
现在好了,没了‘王爷’的名头,自己就是个屁。甚至自己的兄弟们,有本事的都能混个官当当,比他地主的地位要高多了,才不稀罕世子身份。
所以,尽管各藩王心中都不悦,想要对抗朱允炆,回头喊一嗓子,要去京师哭闹,结果发现除了大儿子之外,其他儿子都冷眼看着他。
甚至有些着急的,趁着现在王府还有钱,偷偷弄上一些早早在外买了房,做起了生意。
还有的已经找关系,谋得一份好差事。
这个时候好找啊,亲戚也都是亲的,那些将军也都认识,还有些交情。况且他们母亲能成为藩王的妃子,老舅家自然也有些地位。
于是,找姥姥的、找叔伯姑舅的、找熟络文臣武将的,都开始奔波了起来。再过些年头,想找关系都找不到了。
于是,藩王们都乖乖接受了朝廷的‘削’,他们就算想要反抗也没有理由,朱棣的事儿就摆在眼前。
而且他还现身说法,不仅极力主张削藩,甚至以自己为例说明削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可把其他兄弟恨得牙痒痒,又没有什么办法。
于是,齐泰等人一直嚷嚷了多年的削藩就这样不可思议的完成了,而主角却是燕王朱棣,实在是滑稽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