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召来众将议事,简单述说了当前的元军情况,决定了我军将主动出击的方针。并且让众人有想法的可以说说。将领们七嘴八舌的分析,出谋划策。
平安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众将领碍于人家是副将不好直接反驳,不过还是隐晦的说了困难。
当然了,在平安的细化说明和郭英的支持下,这个作战方法算是通过了,有异议的将领也不再反驳,而是认真思考和分析途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应对危机的方法。
在一个漆黑无月,仅有繁星点点的月末夜晚,平安带着两万精骑出发了,这是经过众将商议的结果,统一认为一万太少,风险太大。
于是郭英将军中仅有的两万骑兵全部给了平安,按他的话说,正面进攻需要翻越贺兰山,骑兵无法越过,行军速度比不上步兵攀爬。
守城又不需要骑马,因此将骑兵留在城中实在发挥不出大用,还不如让平安带走。只有平安知道,这是郭大叔利用职权对自己的照顾,两万骑兵就算遇到埋伏或者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也可让自己能够从容撤退。
平安领军从宁夏中卫渡过黄河,进入通湖草原,这已经算是北元的地界了,沿着通湖草原一路向北。
这条路线是他研究了无数遍定下来的。一来此地处于明元边境之地,靠近沙漠,不会有元军;二来沙漠边缘就是黄河,水源不成问题。
要知道沙漠中行军,一旦无法找到水源,那不用敌人动手,自己就会淹没在茫茫的黄沙中,北元正是依靠沙漠,阻挡了朱元璋的扫荡。
要说沙漠边缘就是黄河,估计没去过宁夏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觉得有些假。实际上就是如此,黄河自中卫进入宁夏,一路向北而流。
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景区、石嘴山的沙湖,都是黄沙、黄河相伴景观,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平安率领着大军行走在茫茫沙漠中,寂静无声。除了没有水源他们派人去黄河边取水外,其他都在沙漠中进行,吃的是风干的肉干和馍,就着凉水。
因为宁夏藩王城距离贺兰山不远,他们又是骑马前行,因此兴俊很快,不出五日便已走出沙漠,来到贺兰山山脚下,此地较为平缓,他们沿着黄河向上又行了五十余里,找到一处平缓水域,用携带的羊皮筏轮流渡过黄河。羊皮筏子轻巧,不像船只那样笨重,便于携带。一个成年人一人就可以背起前行,更何况马匹驮行。
与此同时,郭英率领余部四万大军已到贺兰山脚下,双方斥候不断在山中交锋,偶有死伤。
也先没有想到明军会大军压到贺兰山脚下,因此这两日他也不再狩猎游玩,每日待在帐中与众部将商议应对之策。
“明军是不会翻山的,这里山势陡峭,多落石山崖,骑兵不易过来,光靠步兵就算可以翻山,以逸待劳,我们又有何惧。”有手下分析道。
“那他们放着好好的城池不待,跑到这里,与我们隔山对峙,有什么意义?”有人立马发出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