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中的就有落榜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落榜。他们失魂落魄的走出人群,两眼黯淡无光,脚下磕磕绊绊,似乎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
这种感觉是我们无法体会的,但是我们从古人总结的经典中就可以看出这对学子的打击有多大,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放在了最后,往往最后出场的才是重头戏,足以可见这金榜题名对学子的重要性,反之,中榜有多高兴,落榜对学子的打击就有多巨大,疯了都是常事。
有人或许会认为,不就跟现代高考落榜一样。不,同志,完全不一样,现在你可以选择各种职业学校,也可选择创业、经商等等。不管怎么样,只要挣了钱,就是赢家。而明代可不行,既没有大专,也没有创业,有的只是无尽的劳苦。想做生意?那是不可能的,等级卡在那儿,要是一个举人跑去做生意,家里人估计都要从族谱里除名了。
一拨人接着一拨人的观看,有些学子整整把皇榜看了不下十几遍,还是未发现自己的名字,那种沮丧的心情难以言表。不过那些自知中不了的学子,就没那么悲伤了,他们虽然也会难受一下,毕竟万一中了呢,不过也就一会儿的事,过的片刻就能恢复。
如果有人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被抢的学子,都是长江以南的人。而失魂落魄的都是长江以北的学子,他们经过多日的相处,基本都已经认识,有的互相搀扶着唉声叹气,有的相拥而泣,有的则不断流泪互相诉说着不易......。
杨溥也中了,不过他却并未高兴呐喊,也没有放声大哭,而是双手紧握,牙关紧咬,悄悄来到一处无人之地,使劲捶了下面前的大树,似乎不疼一般,而后面向东南,跪地磕头。
杨荣在书童的护卫下,挤到榜亭跟前,二人寻找半天,却不见他的名字,再三确认后,他知道自己落榜了。有些不甘心,也有些恼怒朝廷不会选人,他的一腔抱负竟然没有施展的空间。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原先的名单上是有他的,而是朱元璋那天记住了他,大明的武将已经够他头疼了,要是文人之中再出来一个崇尚兵法的,定会与武将走的近,那是很危险的,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轻轻一勾,划去了他的名字。
书童有些失望,自己陪着这位少爷来京,本来势在必得,如今却落榜,都怪自家少爷不务正业,人家学习的时候他在鼓捣那些没用的东西。二人缓缓走出人群,消失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