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火器匠人不多,总共有二百余人。”李师傅答道。
“哦,那也不少啊。”朱允炆不解的说道。
“殿下,这是总数,其中包括铁匠、火药师,还有烧火的都包括在内。”李师傅解释道。
朱允炆心中了然,怪不得呢,这些铁匠别说专门建造火器,大多数时候肯定都是在造刀戟,再扣除辅助人员,真正造火器的匠人不到五十人了。这么点人别说造威力大的火炮,就算是造一杆枪都有可能出问题。
是要重视工业了,当然这种大的政策方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此之前还是要改变朝廷的观念,这就得跟外界要联系,尤其西方世界。朱允炆不由得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个伟人,或许可以挖一下墙角。
也许是看到朱允炆面色沉重,李师傅接着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军中匠人多是寻常匠户出身,这些年倒是俘虏了不少官匠,还有一些犯错的匠人(实际上就是造的炮炸膛了)都被发配到马场和军屯做苦力呢。”
说这话李师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他的哥哥就在马场,单论火药技术,比他要高多了,当初就是因为火炮被用的频繁,炸膛死伤了几个兵,就被论罪下狱,而后朱元璋大赦时保住性命,发配到马场做苦力。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师傅也是看出了皇太孙殿下似乎很重视火器,对他们这些底层的工匠也好,是以冒着风险提了一嘴,救哥哥一把。
“原来如此,孤知晓了。你们放心做好本职之事,如有人借调或被论罪,需报孤知晓。”朱允炆说道,接着把一块木质牌子给李师傅,他想要保护好这些仅剩的“宝贝疙瘩”。
“小人谢殿下恩典!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师傅及一众匠人激动跪地而呼,这是他们的护身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