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农历十一月刚过,河水就已经冰封了,城里城外都铺着一层薄薄的雪,朱棣围着火炉,旁边温着一壶烧酒,边上放着一盘烧鸡,对面坐着一年老僧人,两人无声相对而坐。朱棣吃完烧鸡、喝足烧酒,才感觉驱散了寒冷,他看着对面假寐的老僧,说道:“那个孩子似乎转性了啊。”
老僧道:“弱还是强?”
朱棣道:“谈不上强弱,但可以确定的是少了一些书生气,似乎对他的老师不是很尊重,有一种敷衍,对军事和政治倒是很上心。”
老僧道:“比之太子如何?”
朱棣道:“当然比不了大哥,最起码文官武将都服大哥,他却还未达到这种程度。”
老僧道:“那就无碍,殿下安心发展,趁洪武年,有机会的话亲自去看看。”
朱棣看了老僧一眼,心中一惊。能让这老和尚担心的可不多了,让自己前往京都,不就是朱允炆的改变已经让老和尚有了留心的资本,心中默然。
京都南京,虽然没有北方寒冷,但是也是寒气逼人。朱元璋祖孙两难得的在城中转悠,这也是朱允炆看朱元璋日夜操劳政事,哄着老小孩出来散心。走到一处烙大饼的摊子前,朱元璋眼前一亮,这烙饼多像当年马皇后给他烙的饼,睹物思人,朱元璋问道:“妹子,这饼咋卖?”
“一个饼两个钱。”老板娘边忙碌边说道,这是一个约摸四五十岁的老妇。似乎是怕朱元璋不买,又说道:“老哥哥,你尝一下咱的饼子,配着猪杂,吃着可香哩。”
朱元璋眼前一亮,笑呵呵的说道:“行,咱就来一碗。好久没吃到猪杂了。”
很快,两碗碗热腾腾的猪杂就着几张大饼就上来了,朱元璋一边吃着,一边跟摊主聊着天。“半天咋就见你一人在忙活,你男人呢?”朱元璋随口问道。
“男人跟老皇爷当年在湖上打仗的时候死了。”妇人手中活一滞,答道。
朱元璋噎了一下,又问道:“可惜了,我记得朝廷都发放了抚恤金,也给了土地,你不在家种地,咋在外面跑生活。”
“嗨,别提了,不瞒老哥哥说,一看您都是富贵人,不知道小老百姓的关系。我男人分的土地,我也守不住啊,肚子又不争气,只给他生了个闺女,这不就让族里人占了嘛。”妇人有些无奈的说道。
“真他娘的不是东西,地他们占了,还不给你们娘俩活路,你咋没去告他们,朝廷可是发了大诰的。”朱元璋气愤的说道。
妇人道:“告啥啊,不瞒您说,咱本就一个妇人,抛头露面的,难免有人说闲话,我不在乎,我也得为自个儿姑娘着想啊,这要是传出去,谁还愿意娶。在一个就算告赢了,也没啥意义,到时候三天两头的找茬,您说这地还咋种。倒不如早早给人家,也落的安全不是。”
小家大家一个道理,朱元璋深深的感觉到了,他忽然想到朱允炆之前对蓝玉等人的庇护,瞟了朱允炆一眼,这个孙子似乎比自己想的更长远啊。正在这时,三个农家壮汉靠近摊子,四周的锦衣卫都凝神戒备,稍有不对就准备出手。
“老嫂子,忙着呐。”为首的一个汉子说道。
“大兄弟,你看我都从族里搬出来了,看在你死去大哥的份上,你就放过我们吧。”妇人有些惊慌和苦涩的说道。
“老嫂子,你这话说得,我们又不是要干啥违法的事,倩倩毕竟是我高家的血脉,娃娃大了,我那大哥死的又早,这终身大事就得族里人管,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汉子一边自己卷起一个大饼吃着,一边说道。
“可是,可是倩倩跟我说了,她不愿意,再说那刘老爷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给人做小也委屈了咱闺女不是。”妇人柔声劝说道。
“这叫什么话,叫你一声老嫂子你还当真了。老太爷发话了,倩倩是高家的人,她要嫁谁由高家说了算,还轮不到你。”大汉不耐烦的呵斥道。“我来也就是跟你说一声,刘家毕竟是大家,凡事讲究一个体面,要不然哪有你参与的分。我去带倩倩回高家。”说完,大汉转身往城外方向走去。
“老哥哥,您二位的饭钱我不要了,能不能让我收摊,我有急事。”妇人急的就想追上去,却看朱元璋爷孙俩衣服华贵、气质不凡,又怕得罪二人,只得委屈道。
“无妨,咱正好没事,跟你一起去看看,顺便也能帮你出出主意不是。”朱元璋冷冷的说道。明显感觉他已发怒。天子脚下,还有人强娶强嫁,这是给咱老朱脸上抹黑啊。
妇人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快速用破布将摊铺盖住就跑,朱元璋二人跟着妇人,锦衣卫暗中保护。来到城外一处村子,破旧的茅草屋前,之间一满身补丁的女子正倔强的站在门前,原先的大汉不知道说着什么,女子静默无语。周围围着一群看热闹的穷苦人。
“倩倩,你没事吧。”妇人气喘吁吁的跑向女子。
“娘,我没事。”女子迎上来扶住妇人。转过头对着汉子说道:“二叔,我知道您的意思,老太爷也好刘家也罢,若非要我嫁,倩倩唯有一死。”
“小丫头不识抬举,老子告诉你,你死不死跟老子无关,但你要想好,你娘可还在这里。”赤裸裸的威胁。女子虽不畏死,可是也不能抛下娘让别人欺负。无助、绝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