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
永乐皇帝朱棣躺坐在龙榻上,咬牙切齿的用朱笔在奏章上头打了几个大大红叉,然后又用很大的力气摔在一旁……
宫里头暖烘烘的气温让他已经有了几分昏昏的睡意,但他的精神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无论如何都睡不着,干脆又翻看起了奏章。
大明朝幅员万里生民亿兆,就算是有人杀官造反也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大军弹压之然后剿灭之也就行了,根本就不值得过分关注,但这几个月来接连两次反叛,已经让朱棣感受到了隐隐的不安。
总的来说,年前和开春之后的这两次反叛,其实规模极小。但这两次发生在西南边陲之地的反叛,却和建文皇帝朱允炆扯上了关系。
根据奏报,是因为有建文余孽在那些地方煽风点火不停的挑唆,那些人打起了“恢复正朔”的旗号起兵造反的。
自己的那个侄子虽然已经被朱棣从皇位上赶了下来,而且朱棣一直都对外宣称他早已死在乱军之中,其实很多人全都心中雪亮,知道朱允炆根本就没有死。
他不仅没有死,而且还非常的活跃,一直在挑动各地造反。虽然那些反贼基本成了不什么气候,却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朱棣就想不明白了,那些反贼明明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难道说,朱允炆那个正统的号召力真的有那么大吗?
虽说“奉天靖难”的口号是朱棣自己喊出来的,并且已经在事实上掌控了大明,其实连他自己都很清楚的知道,所谓的奉天靖难其实就是造反篡位。
即便是在千百年之后,也终究难逃一个“篡”字。
这个“篡”字,就是深深的扎在朱棣心头的一根尖刺……
当朱棣刚刚抬手想要摸索着拿起书案上的茶碗之时,在一旁伺候着李芳已经奉上了一杯茶水。
李芳伺候朱棣这么多年了,就算是没有吩咐他也知道朱棣是想喝茶了。
又浓又咸的奶茶,正是朱棣喝习惯了的那种口味。
“什么时辰了?”朱棣头也不抬的问了一句。
“回陛下,已经过了亥时中刻。”
“嗯。”
简简单单的“嗯”了一声之后,朱棣就再没有说过什么,继续埋头看着桌子上的那些奏章。
窗外的月亮渐渐移到了中天,阵阵凉风吹拂起来,当李芳蹑手蹑脚的准备关上窗子的时候,朱棣却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把窗子看着吧,朕觉得有些气闷。”
“是。”
或许是因为在龙榻上躺坐太久的缘故,朱棣从榻上跳了下来,赤着脚走到窗前,望着苍茫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用一种自言自语的语气说了一句:“朕是昏庸之君么?”
“万岁文成武德泽被天下,乃是一代雄主。”
“朕是昏黯之君么?”
“万岁圣光独照明见万里,乃是千古明君。”
“一代雄主?千古明君?”朱棣笑了笑,但他的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你这奴婢倒是会说话,朕知道你是在讨朕的欢心,一代雄主千古明君哪是那么容易的?”
“真要说雄主明君,自然首推皇考太祖……”
朱元璋白手起家,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就凭再造中华的历史功绩,就算不敢说是千古第一帝王,明君雄主肯定能排的上,就算是千秋百代之后,斑斑史书也会给出一个极高的评价。
朱棣知道自己无法和朱元璋相提并论,但眼下的局面……
“广南反了,太平又反,还全都打着恢复正朔的旗号,难道说朕就真的不如允炆那小儿么?”
我真的不如朱允炆吗?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李芳根本就不敢回答。
作为在朱棣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的老太监,李芳很明智的知道这个问题无论自己怎么回答都不合适,所以干脆就没有开口,而是默默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同文报》。
报纸这东西,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产物,早了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普及了。只不过古代的报纸多是以官方邸报的形式存在,而且发行周期很长,说的也都是一些朝廷的政令、消息。
象《同文报》这种来自民间的三流小报,充斥着张家长李家短的花边新闻,还有各种各样人们喜闻乐见的奇闻异事,绝对是开了历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