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佳节,正是各处宴会的时候。
朱厚照晚上还要回宫,参加陛下宴请百官的聚会,于是差人提着十瓶酒就走了。
而苏策也同样有事。
聚会主要分为两次。
一次是八月十四,各地大宴。
皇宫,国子监等等,众人相饮为乐。
另一次是八月十五,家家小宴。
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家人团聚。
时近傍晚,街上渐渐热闹起来。
苏策命人带了一些吃食,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人数众多,六个学堂同聚一起自然不太现实。
所以上二堂,中二堂,下二堂分别在三个殿上。
其中排第一的率性堂和排第二的诚心堂在辟雍殿上。
李兆先和杨慎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见苏策来了,立马招手,示意他过来。
“老苏,这么多人,有没有诗兴大发的感觉?”
李兆先眉飞色舞,有点激动。
杨慎则像是一脸淡然,似乎全然专注在自己面前的茶盏。
身子还时不时往后缩缩,好像想缩到没人看见的角落去。
他更喜欢单独交谈,亦或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人。
大场面的宴饮,反倒不甚感兴趣。
苏策觉得有些好笑,说道:
“做什么诗,中秋宴就是吃饭的地方,吃好喝好就成。”
李兆先摇摇头,不满道:
“这么多人,不来次人前显圣岂不是很可惜?”
“祭酒大人怎么还不来?”
“我体内的作诗之魂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杨慎无奈的笑笑。
“苏兄的诗才我可是亲眼见过的。”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苏兄一口气七首诗。”
“才思敏捷,恐怖如斯。”
“你还是不要在他面前显圣才好。”
李兆先当然听说过苏策的往事,之前父亲举办宴会那次他还在家里备考。
没能亲眼见到确实有些遗憾。
他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监生们都是三两成群,聚在一起。
心里悄然打消了在苏策面前作诗的想法。
不多时。
国子祭酒章懋终于到了。
场上的气氛顿时不一样了。
作为祭酒,章懋在众多监生心里的形象还是很和蔼的。
平常不但关心监生,并且还会时常提点。
丝毫没有前辈的架子,反倒是有种邻家老翁的亲切。
“诸位才子们,金秋之际,丹桂飘香又中秋,花好月圆人长久。”
“老夫携国子监诸位学正学录,祝大家文运昌盛,学业有成!”
“剩下就不多说了,诸位吃好!”
没有又臭又长的勉励。
诸位监生纷纷好感大增。
得益于章懋的风格,国子监的聚会没有那么拘谨。
哪怕是平常不苟言笑的学正现在也十分亲切,全然没有一点包袱。
大家都其乐融融。
中秋宴会上。
餐品大多是国子监的厨子们准备的。
当然也不乏众多家中背景显赫的监生自己带一点,分于众人。
例如李兆先。
“来来来,苏兄。”
“在下特地用了江南特产的泥藕,快马运了五六日,昨天才到,然后命家厨连夜做的莲藕排骨,要不要来点?”
此言一出,周围监生不少人都看过来。
哪怕是有钱人。
也很难享受到单独从外地运来的新鲜食材。
寻常食物运到京师,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了。
再好的食材也说不上新鲜。
而附近的食材又很多,根本说不上奢侈。
只有李兆先这样。
父亲在内阁做大臣的顶级权贵才有特权,把江南的食材单独运到府上享用。
杨慎也掏出一把小锅。
“家父是川蜀人,没什么特殊的,就用腊肉炒了个菜。”
腊肉运来倒是不贵。
可也能体现出杨慎的一片心意。
他们都是苏策的好朋友,知道他没有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