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关于无人区的猜测,都远远不及现实的残酷。
夏可兰没有再继续“DD”项链主人的情况。
她这几日除了给工人们做好吃的,行使女主人的义务。一边也借着陪严妈走动时,扫描绘制出整个坝城的地下城的情况。
工人们很快给他们三人整出一间地室来,也是按照他们修建地下城的经验,用上了整大块的山岩,搭起石屋。
石墙厚实,不怕晒,更不怕沙尘暴。
“这石头屋子啊,就是未来再来场大洪水,也不怕被冲垮掉。”工人师傅乐呵呵地说着。
就被旁人攘了一把,“说什么丧气活呢?!你还想再来一场洪水啊?之前山上下雪水的时候,把咱们牛羊都冲没了。连严大马都冲没了,现在小花都伤心着呢!”
那人立即拉上了嘴链儿。
其实国内的建筑史是不怎么喜欢石头房子的,至少不像老外那样热衷于石头屋,留下罗马斗兽场、各种大教堂式的千年石头建筑。
早期华夏的先民们因地制夷,也是用过石头屋的,而且中华大地是不缺石头,树木反而没有欧美大陆那么丰沛。
但后来发现石头屋格局死板,且阴湿不利于通风,还容易滋生细菌病毒,采风、采阳性也非常差,这就很不利于居民们的身体健康了。这就是建筑风水学里特别强调的人居环境必须有利身心健康。
之后中华建筑都是半土石为基底和框架,墙面、层顶、门窗,都是木造,于是想开几个门窗、在哪里开门窗,内里怎么分隔居室、厅堂,都是可以变动的。采阳、通风,两不误,人居环境的健康和易构性,充满了情趣雅致,个性化十足,文化沉淀的美,冠世独一。
可惜现在天灾横行,这些舒适的人居设计通通屏弃,结实、耐抗,成为当前人们的首先生存需求。
但即使是如此,坝城的工匠师傅们在夏可兰充足的物资供给下,提供了几套方案给她选,她选的都是最好的方案。
有一位继承家传的匠工师傅,休息时喝着清凉茶,有点点感慨道,“我家这套手艺,以前都是专给大户人家修房,祖上说是给皇帝造过陵寝的。你们知道皇帝的陵寝吧,那造墓的工匠有些都是有去无回的。好在我家老祖宗聪明,给自己留了一扇门儿逃出来了。”
众人凑在一起,乐呵呵地听老人讲故事。其实他们已经听了几百遍了,但生活就是如此,千篇一律的重复,而在天灾之下能这么放松地闲聊的,那也是一种难得的平安踏实了。
夏可兰问,“老师傅,咱们国家爱修的都是木头房子。这石头房子,多数都是用来修墓,造石桥的吧?”
老师傅笑着,嗑了嗑烟袋子,“夏老板是文化人儿,懂得多,说得没错。早前小娃子出国还说国外的建筑都几千年,咱们这里都是现代建筑,古代文化没了,不经留。哎,他们懂啥!那都是咱老祖宗不稀得要的,给那洋鬼子得瑟的。”
卫冲再从集市回来时,听到众人聊天,问,“姐,我之前看书说,石头房子采阳通风都不好,而且老外的那个古城堡多数没有厕所的,更没有城市下水工程,才导致他们胡乱拉屎撒尿,养出个黑死病,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不对?”
“行啦!回头这屋子必须做好消杀和清洁工作,不能让狗子随便在墙角排便,跟我进屋去。”众人顿时笑坏了。
夏可兰把人拉进他们的新屋,单独投喂,一边问青年出去的情况。
卫冲喝着地道的品牌奶茶,不禁神思一荡。
今天他去集市,又碰到那个斗篷女孩了。且很快发现,一切和哥嫂推测的一样,那个叫小古的男娃果然跟这个女孩像是早认识的,两人合伙儿地从另一个卖刀老板那里搞到了刀。
又利用刀具,交换到了上乘的登山绳,还有药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