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素嗤笑道:“道教武功博大精深,人之一生,穷尽一世,亦不能学全!几日功夫,岂能有所成就?欲要成就高深,一要看慧根,二要看机缘,三要看毅力。小友慧根与机缘兼而有之,唯剩毅力这一条了!贵在坚持,难也在坚持啊!”
司马举恭敬地回答:“掌门道长教诲,弟子谨记于心!弟子不知何时才能与掌门道长再相见?”
林灵素说道:“有缘自能相逢千里之外,无缘对面错肩而过!你是读书之人,这份道理也是懂得的!”
司马举和林灵素相处了几天,感觉他并非以前马政介绍的那样利欲熏心,嚣张乖戾,而是温厚平和、淳淳善诱之人,心中颇有疑虑,可又不敢贸然相问,只好迂回问道:“掌门道长欲回故乡温州罢?”
“贫道在老友处盘桓多日,是该回去了!”林灵素感叹道。
“灵隐寺有掌门道长的老友么?”司马举继续问道。
林灵素何等灵动?司马举刨根问底,林灵素焉能不知其用意?故淡淡一笑,说道:“小友尚知贫道故乡,且追问贫道灵隐寺老友,可见对贫道原来底细略知一二,是否心中尚有顾虑?我林灵素与以前相比,为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司马举被林灵素一语道破,不由满脸通红,尴尬异常。林灵素温和道:“小友莫要觉得羞愧,此事休说是你,不知内情者,谁人不吃惊?”接着林灵素对司马举简略叙述了其受伤后发生的变化。
原来林灵素被“一钩一锏”施诡计打成内伤后,没有赶回温州,而是就近取道杭州,奔灵隐寺方丈悲慈处,这悲慈方丈乃是林灵素原来师兄。
寺庙方丈悲慈为何是道士林灵素的师兄,此事说来话长。
林灵素年少家贫,兄弟姐妹众多,其父母无力抚养,只好送林灵素出家为僧。林灵素最早入的是温州寺,学的是佛教,拜的是佛祖,可林灵素身入空门,最初目的乃是为了解决温饱,心里压根儿就从未相信佛教,因此在温州寺学得心不在焉,亦常被寺中师兄弟欺负,而授业师父对他更是没有好脸色,林灵素稍有忤逆,授业师父便鞭笞于他,林灵素挨鞭打时,其他师兄弟袖手于旁看热闹,唯有师兄悲慈时常挺身维护他,故而,林灵素在温州寺过得异常艰难,对温州寺也毫无感情,对温州寺的众位佛门师兄弟,更是恨之入骨,当然惟对师兄悲慈心存感激,但彼时,他身在底层,处境艰辛,别说报恩,自己能否好好存活,尚未可知 ,因此只有将这份感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里,心中常常暗暗发誓,但有翻身富贵之时,必将恩情成倍奉还于悲慈!